大家好!
刚刚看了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一些讲座摘要。
从中得到了一些小启示, 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实, 尊敬的净空老法师虽然已经是高龄人士。
不过, 他也有很活泼可爱的一面。
他为我们讲解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那就是一个人学佛之后, 生活会变成如何呢?
他也就地取材地说了几个例子, 把佛法容纳进去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那么他说的例子是什么呢?
好吧! 不要再卖关子了。
让大家来看看尊敬的净空老法师如何轻松说法吧!
1。 [不要忘记送礼]
「好事」,在佛法里面,教导我们如何落实?
「四摄、六度」全都包括了。
四摄里,第一是「布施」。
布施,就是送礼、请客。
布施是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的联系。
靠什么?
靠请客、宴会、送礼。
不要把这个事情看轻了、看小了,这是大事!
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密切的是夫妻。
夫妻为什么不和?
为什么会闹离婚?
为什么家庭会破碎?
就是不懂得「四摄法」。
懂得四摄法的人,家庭一定非常圆满。
先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太太,太太也常常送一点小礼物给先生,表示关怀,这是维系感情最重要的一个方法。
不要认为这是小事,无所谓!这是大事,绝对不是小事。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要忘记请客,不要忘记送礼,这是佛教给我们的。
(节录自21-112-06)
2。 [四岁会背弟子规]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迷惑了自性。
我们听到杨老师常常说起,她在台湾教小朋友,有个四岁的小朋友,《弟子规》背得很熟,「四书」背得很熟,《无量寿经》也背得很熟。
他不但能背,也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看到他的父母做得不大对的,他就指出,他说:「爸爸、妈妈你们错了,你们没有做到。」
这说明一切众生有佛性。
如果没有人教,他就被污染了,他的佛性就被埋没了,我们现在就是这一类人。
所以,今天圣贤的教诲,对哪些人最有效果?
儿童。
为什么?
他还没有受严重污染,很容易把他的性德唤起来。
还有一类,是六、七十岁以後的老人,他在一生当中受尽了折磨苦难,一听到佛法,他会觉悟、会回头。
当中这一段正在迷惑颠倒,他排斥,他不会接受。
儿童,你教导他,他会知恩,将来会报恩;老人,他会忏悔,他知道一生错了,会回头。
(节录自21-112-07)
3。[吃的文化]
中国人「吃的文化」,在世界上算得上是一、二,饮食讲求色香味。
菜怎么配法,大锅菜有大锅菜的艺术,你大锅菜做成功了,天天吃,一生吃不厌,愈吃愈欢喜,这是真功夫。
一定要处处留心,别人请我们吃饭,不是囫囵吞枣,吃菜要研究菜的作法。
所以,无时无处不是在学习,任何地方都是课堂,你才真正学到东西。
无论跟什么人接触,无论在什么环境,都是菩萨学处,我们都要认真努力学。
(节录自21-112-06【行好事-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4。[仁义]
「义大」,何谓「义」?
我们在许多宗教典籍里看到,上帝、天神、真主都赞叹义人,义人是有道义、有仁义、有情义、有恩义。
道德、仁慈、人情、恩德统统具足,就是世间的义人,佛菩萨赞叹,所有宗教众神都赞叹。
六道凡夫也有「义」,但不能称为「大」,只有心遍虚空法界才能称「大」。
六道众生的道义、仁义、情义、恩义范围不大,只在他的范围区域之内。
佛是「一一国土中,周闻十方刹」,这才真正是大。
何谓道义?
「道」,简单讲是自然秩序,绝对不是人为的。
儒家讲的伦常大道,伦是伦理,常是五常。
伦理是天然的秩序: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不是人创造的,是自然而然,人必须要遵守,这是行道。如果违背了,所谓「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就天下大乱,人要受苦。
现代社会确实有许多人不讲道义,所以社会动乱,人人自危,没有安全感。
「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常道,是必需要遵守的规矩,这是道义。
人之异於畜生者,人懂道义,人行道义,道义是自性的流露;
换言之,人的行为随顺性德。而三恶道的行为,多半是违背性德。
「仁」,推己及人。
「礼」,人与一切众生接触必须要守的规矩。
「义」,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应当尽的义务。
我们在哪个工作岗位,要把工作尽心尽力做好,这是义务。
我今天是出家人的身分,义务是讲经、教学。
古德常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今天吃饭,我要对得起这一餐饭。
「智」,不迷惑,对一切人事物清楚、明白。
「信」,有信用,「人无信而不立」,所以一定要讲求信用。
(节录自《华严经》12-17-613【一一国土中,普演广大音,说佛所行处,周闻十方刹。】)
5。[三拜]
讲经的法师进入道场,一定是礼佛三拜。
我进入别人的道场也拜三拜,我拜的跟别人拜的不一样。
我第一拜与这个道场住持老和尚结缘,希望他将来会请我来讲经。
第二拜我跟这个道场结缘,希望将来可以到道场来平平安安住几天。
第三拜我跟这个道场所有信徒结缘,希望将来我来讲经时,会有人来听。
我的三拜是许三个愿望,所以法缘殊胜。
这是讲经法师与人家拜佛不相同,这可以提供给诸位同修做参考。
6。[三人行必有吾师]
世出世法要做到尽善尽美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外有六师外道,僧团有六群比丘,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僧团。
实在说,世尊是大权示现,就连提婆达多都不是凡人,都是佛菩萨再来。
他们像唱戏一样,有唱正面的,有唱反面的。
佛教化众生需从正面教,也需从反面教。
孔老夫子讲的「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
善人我们要跟他学,恶人我们看到要反省,自己有没有他这样的过失?
如果有,赶紧改过自新。
所以,善人是老师,恶人也是老师。
环境也是如此,顺境是我们修学的环境,逆境还是修学的环境,顺、逆境缘都成就自己的德行。
在儒家讲「仁者无敌」,佛法更是如此。
(节录自21-94一切众生皆成佛)
7。 [利益一切众生]
总目标与总方向是利益一切众生,而不是利益局部的众生。
譬如,今天有一桩事情,能够利益这个城市的众生,这是好事。
可是又有一桩事情,可以利益全世界的众生。
你想一想哪个重要?
哪个先做?
当然为全世界众生重要,这要先做。
同时遇到两桩事情,你权衡要从这里著眼,不可以为我本身的利益,为我这个小地方的利益,那就错了。
我们在此地想建一个退休村,也就是我们多年理想当中的「弥陀村」。
是不是为这个地方利益来建筑?
不是。
我们是为全世界敬老、养老做一个示范,这个意义就很重大。
绝对不是办一个老人院来赚钱,那就变成商人了。
我们不经商,这一生不想赚钱,我们建弥陀村是要尽孝道,我们想把儒、佛教导我们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了,做出一个样子给大家看。
佛、儒教导我们的,就在这一个社区。
我们这个社区是多元文化,不同国家、种族、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共同生活在一起。
我们把他们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尊长,我们是尽孝道,物质生活供养是小事。
我看过许多国家的老人福利事业,都做得很好,我们不需要再做了。
我们要做什么?
这里面缺少孝道。
我们今天要做的跟人家不相同,我们有孝敬之心,就值得做了。
我们提倡祖宗的纪念堂,是因为今天大家把祖宗忘记了。
我们的祖宗纪念堂每一年有两次祭祀,这是教人不忘祖宗。
人能不忘本,才能孝养父母,尊师重道,因为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
(节录自「吃亏是福」2002/3/4讲於澳洲净宗学会)
8。 [落实]
我们用什么庄严佛国土?
用自己的形相。
学佛,自己就是佛的代表,身要像佛身,相要像佛相,动作要像佛的动作,存心要像佛心,愿要像佛愿,样样学到自己身上,就是「落实」,这才是「学」。
如果佛经上的理论是理论,日常生活还是照旧,虽懂得佛教理论,还是过自己的生活,这就错了。
你只是学到一点佛学常识而已,佛法里殊胜的德用、最高的享受,你一点都得不到。
(节录自12-17-0615【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
9。 [离婚率]
现在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整个社会的基层组织。
现在许多国家地区离婚率愈来愈高,这个问题严重。
譬如,身体是由许细胞组成,细胞坏了会得癌症,会要命的。
同理,若是家庭出了问题,就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怎样挽救家庭?夫妻相处,要多看对方的好处,不看对方的缺点,以真诚心、包容心相待,家庭永远好合。
(节录自21-99)
10。 [如何度家人]
在这一生当中变成家亲眷属,过去生中都有因缘。
这个因缘很复杂,归纳不外乎四大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孝子贤孙是报恩来的;
败家子搞得家破人亡是报怨来的。
讨债的讨完了,他就走了。
还债的,看他欠你多少,欠得多的,对你的物质生活照顾很周到;
欠得少的,照顾就微薄了,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报恩的才有恭敬心。
虽然现在变成一家人,但你觉悟了,就要把他当作法眷属,你要度他,帮助他觉悟,将过去的恩怨债务统统消除。
所以,度家人要从自己本身做起,要用四摄法里的同事摄,才能度得了家人。
普度一切众生,首先就要度你家的人;
家人都度不了,你还能度外人吗?
现在有不少法师、在家同修度外人好像很容易,度家人就很难,这是什么原因?
外面的人跟你接触少,你的毛病他没有看出来;
家人天天在一起,你的毛病他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你讲的他不相信,道理在此地。
果然,你把毛病习气统统改了,你家人佩服了,你就度了他们了。
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家里人哪有不好度的?
比外面人更好度。你关心他、爱护他,更应当先度他,这是缘深!
因此,自己一定要认真依教奉行,把毛病习气都改掉,你家人就得度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08【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
11。 [看电视修定慧]
佛对於沙弥、比丘出家四众,制订一个戒条很重要,就是决定不可以观听歌舞、戏剧。
为什么?
因为常常去听歌、看戏,心就被它转了,心怎么会清净?
怎么定得下来?
所以,这是初学人决定要禁止的。
可是我们到中国大陆去参观敦煌壁画,佛讲经说法时,空中天女奏乐、散花、歌舞,表示庆祝,佛并没有拒绝。
而当时与会的大众欣不欣赏?
也在欣赏,但他们不碍事,他们在这个境界里修定、修慧。
境界现前不起心、不动念是定,不分别、不执著是慧;
心地清净、如如不动是定,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慧。
但是现在人看电视,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愁眉苦脸,那是心随相转。
电视里的那些人在变现相,他的心就起伏不定。
那个相是魔,魔棒在那里挥舞,你的心就著跳舞起来,你永远落在魔掌里。
而佛菩萨也在看戏、看电视,但他是在修定、修慧。
他看那个相清清楚楚,相是妄相,相有生灭,萤光幕不生不灭,他是在修行。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5【三世诸佛所有神变,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12。 [度众生]
佛法的教学有初级、中级、高级。我们自己修学,或将佛法介绍给大众,也要懂得这个原则,知道善巧方便。
经上常讲:「富贵学道难」,他有这些富贵的习气,你要度他,开始一定要随顺他的习气,如果不随顺,你决定不能帮助他入佛门。
贫穷也学道难,贫穷自卑感很重,你要去鼓励他,让他逐渐明白诸法是平等,没有高下,慢慢唤起他的自尊、自重、自爱之心,他才能入佛门。
所以,法无定法,一定要有智慧,没有真实智慧,接引大众非常困难。
纵有善心,有时反而把事情做坏了,这种情形也比比皆是。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5【三世诸佛所有神变,於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13。 [法缘]
有人问我:「法师,您的法缘很不错,到处都看到您的录音带、录相带。」
我说:「我没有版权,欢迎拷贝,所以能流通很广。」
他说:「那你卖钱不就卖不出去了?」
我说:「我从来没有卖过钱。」
他说:「那你钱从哪里来?」
我说:「不知道!」如果念念当中想到我的录相带版权所有,还要去卖钱,能卖多少钱?
我没有版权,我的钱是尽虚空、遍法界。
出家如是,在家也应该如是,就得大自在,你与性德就相应,性德具有的智慧、德能、财宝,真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需要的时候,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
要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就来了,要多少就来多少,你说多自在、多快乐!
但必须要降伏魔外,降伏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降伏自己的烦恼习气、邪知邪见,这才能成功。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08【从宫殿间,萃影成幢。】)
14。 [福报]
论福报,古人有福,今人也有福,不相类也。
古人的福报,确实他得很多受用;
今人的福报,把我们的善心、善愿反而迷惑了,把我们带向五欲六尘的享受里面,五欲六尘愈享受则愈迷惑。
换言之,今人享福堕落,古人享福上升,果报不相类,我们要清楚。今人的福报,像我们现在用电灯,古人则是用油灯、蜡烛,没有我们这么明亮,这么方便。
古人出门,有福报的人家是骑马、乘轿子;现在一般家庭里面,都有私家车。
可是古人在那个生活中,心是定的;
现在人在声光化电里,心是浮的。
在享受里,这两者差别就太大了。
心定容易悟道,心浮多生烦恼,妄念纷飞,自己心定不下来,虽享福,果报不若古人,我们都要明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5【如来救护诸世间,悉现一切众生前,息彼畏途轮转苦,如是法门音王入。】)
15。 [灾难是可以化解的,但要反省、要改过]
古时候国家有灾难,地方上有凶灾,国王与地方的官员都知道用佛法来教化众生,上下都能够依教奉行,蒙佛的感化消除灾难,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的例子。
到底有没有效果?
史实可以给我们做证明。
为什么会有效果?
这个道理很深很深。
佛教大乘经典里面讲得很清楚,儒家跟其他宗教也有讲,但是没有佛法讲得清楚,这是佛法典籍丰富。
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诸佛刹土一切众生,是同一个因生的;这个因,就是佛法讲的心性,同一个心性生的。就像我们人的身体一样,它是一个身体;
这个身体许许多多的细胞,我们现在知道细胞并不是最小的,细胞是由原子、电子组合的,近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原子、电子也不是最小的,还有比电子更小的,亿万分之一的,称为“夸克”;
我们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像最小的物质一样,不知道整个身体是自己,执著那个小粒子以为是自己。他什么时候知道整个身体是自己,然後就晓得,任何一个粒子都能影响全身。
就像我们身体一样,任何一个细胞、任何部位,你用针扎一下子,全身感觉到疼痛,我们懂这个道理。
所以佛教导我们,当有灾难的时候,一定要反省、要改过、要自新,这样就能够化解灾难。
所以它有很深的道理在。佛陀的教育,确确实实是世出世间究竟圆满至善的智慧教育,世出世间所有问题都能帮助我们解决。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些不祥的灾变,我们常常听到的水灾、旱灾、地震、风灾,这一些确确实实都是我们有情众生所做不善业感召的。
如果要是说这些自然灾害与我们思想行为不相关,这是错误的,这个观念错误。
过去的人,在中国过去两千年当中,帝王的时代,可以说很少帝王是没有接受过佛法的,几乎是没有。
佛法从汉朝时候传到中国,我们知道是後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到中国来的,西元六十七年。
传到中国来之後,中国士大夫阶级,现在讲的是知识份子,古时候讲士大夫阶级,现在就是讲的知识份子,无论他相不相信,没有不读佛书的,多多少少都读,影响很深。
年轻,血气方刚、成见很深,不能接受,晚年的时候,很多都接受了。
最具代表的人物,韩愈。韩愈在年轻的时候排斥佛法,晚年的时候皈依大颠和尚,认真学佛,知道过去见解思想错误了。
所以从前读书人有个好处,他知道自己过失,他能忏悔、他能改过,这是很难得的。
现在有一些人非常顽固,虽然知道错了,错了也不承认,也不肯改,这个果报就很凄惨。
我们不能不懂这些道理,不能不细细观察过去现在这些事实,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16。 [从心念上下功夫]
这一些大圣大贤教导我们认识事实真相,方法是教我们转变。
“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是方法里面的总纲领。
我们也在学,可是怎么转也转不过来!
曾经听说“种善因得善果”,於是也学著做好事;好事也做了不少,可是“业报”仍然没有转过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实在就像《了凡四训》後面所附的“俞净意先生遇灶神记”那一篇文章,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俞净意穷苦潦倒,遭遇到大难、大不幸,他也天天行善,是个读书明理的人。
为什么“业”转不过来呢?
於是就怨天尤人——做这么多好事,没有好报!
灶神就点化他:“你所行的善,完全是表面的,只有口善、身善,你的意不善,心不善、所以你转不过来啊!”灶神给他的那一番开示,很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读诵、检点我们自己。
古大德教人,修行要从根本修。
什么是根本呢?
根本是心。
只要是你的心善、念头善,没有转不过来的业报,也没有化解不开的灾难。
就像一棵树一样,心是根,念头是本;
身是枝,口是叶,你在枝叶上修行,你的根本烂掉了,还是没救啊!
根本上救过来了,枝叶就不难啊!
我们看到许许多多表面上积德行善,业力仍然转不过来,最後怨天尤人,说佛菩萨不灵、神不灵,对不起他,这跟俞净意完全一样啊!
所以“转”要从心里面转,要从念头上转,转成“纯善”。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个才是从心、从念头上转过来了。
“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所以人家能够“转迷成悟,转凡成圣”,道理在此。我们今天口也善、身也善,可是常常看到别人不善又有好果报,於是心里头不平!
你要晓得,你的身善、口善,但是你的根坏掉了,要从根本做一个大转变——从心里念一切人物的善事;
不要念人家的坏事;人家没有坏事,坏在我们自己的根。我们看到别人的坏事,就知道我们的根坏了;
为什么?
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
摘自净空法师《如何契入佛境界》
待续。。
这么多年来我特别感恩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开示。
他的大恩大德,让我感激万分。
在此祝愿他老人家能够长命百岁, 身体健康, 继续为我们讲经说法吧! 我们真的太需要你了。
也祝愿大家心想事成, 活在感恩的每一天。
Last edited by Bee on Wed Oct 03, 2012 2:10 am; edited 3 times in 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