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语蜂行 - [体会人生真谛 , 回归本来自性 , 用[心]改过 , 活在幸福知足的当下!]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蜜语蜂行 - [体会人生真谛 , 回归本来自性 , 用[心]改过 , 活在幸福知足的当下!]

BeeTruth - (The Ways Of Our Life!)


    [故事说法]

    Poll

    大家喜欢听故事说法吗?

    [ 2 ]
    [故事说法]       Bar_left40%[故事说法]       Bar_right [40%] 
    [ 3 ]
    [故事说法]       Bar_left60%[故事说法]       Bar_right [60%] 
    [ 0 ]
    [故事说法]       Bar_left0%[故事说法]       Bar_right [0%] 

    Total Votes: 5
    Back
    Bee
    Bee
    Admin


    Posts : 213
    Join date : 2012-01-12
    Age : 47
    Location : Singapore

    [故事说法]       Empty [故事说法]

    Post  Bee Thu Apr 05, 2012 3:20 am


    大家好!

    特别感恩尊敬的净空法师为大家讲述的因缘故事。

    这些很有启发性的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涵意。

    佛陀在世, 慈悲为怀, 为度一切不同慧根和善根的众生,用尽了无数善巧法门。

    法门之多难以计算。

    不过, 只要有缘众生能对任何一个法门生起欢喜心而坦然接受, 再加于精进修学。

    佛方能把他们引进佛门, 然后, 才能够度这些有缘的众生。

    读了很多篇摘自尊敬的净空法师专集的文章后, 心里觉得这些教诲太合适给我们同修大德们分享了。

    于是, 我也不问自取地摘录了相关的故事, 把它呈现在BEETRUTH里。

    特别感恩尊敬的净空法师专集的网站所供应的资料。



    好吧! 让我们来看看尊敬的净空法师如何善用佛典故事来说法吧!

    1。 [一声南无佛]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

    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

    所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就不能出家。这位老人要出家,佛就让这些大阿罗汉、菩萨弟子观察老人的善根,看他能不能出家。

    阿罗汉有神通,能知五百世,这一观察,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没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可是世尊同意他出家,并告诉弟子们,这位老人在无量劫之前,曾经是个樵夫,在山上砍柴,遇到一只老虎要吃他,他在惊恐害怕之下,爬到一棵大树上,随口叫了一声「南无佛」!

    就凭无量劫前这一声「南无佛」所种的因,在无量劫後遇到释迦牟尼佛,缘成熟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他剃度出家,後来他证阿罗汉果。



    2。 [随喜功德无量]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告诉我们,破坏人学佛,障碍人学佛,这个罪过很重!

    经文一开端,佛举一个例子,有两个比丘讲经说法,有些人因为嫉妒,就造谣生事,使听众对法师失去信心,结果讲经道场被破坏了。

    我们在经上看到,造作这个罪业的人,堕地狱一千八百万年,这是指人间的时间。

    地狱与人间有时差,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里感受是无量劫,所谓「度日如年」。

    因此,何必要造这个罪业?

    念头一转,随喜功德,福报无量无边。

    什么是随喜?

    决定没有嫉妒、破坏,欢喜赞叹,劝导人要好好的修学,这个功德与讲经说法的功德一样,果报不可思议。

    常言说得好,「祸」、「福」在一念之间。

    一念觉,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无量无边的福德;一念迷,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真正听懂了、相信了,就认真努力去做,这是报佛恩。



    3。 [心地真诚便是大供养]

    《了凡四训》中有一则故事,有一个很穷困的女子,她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供养三宝,方丈和尚亲自为她回向。

    世事多变,这位女子後来做了皇后,就带著许多宫女再回到这个寺院修大供养。

    方丈和尚没有亲自主持,只让徒弟为她诵经回向。

    她觉得很奇怪,问老和尚:「从前我很穷苦,布施两文钱,你亲自为我回向;

    今天我带这么多财富来供养,你怎么只让你的徒弟来为我回向?」

    老和尚说:「那时的两文钱是你全部的财产,你是真诚心,我一定要替你回向;

    今天你做了皇后,拥有亿万财富,你拿的这点钱是九牛一毛,我的徒弟给你回向足够了。」

    人没有钱的时候不起贪心,财富愈多愈贪。

    做好事的都是没钱的人,有钱人做好事,一定是对他有很大的好处,他才肯做。

    一般人虽然收入微薄,肯布施、肯做好事,那一点供养几乎是他全部的财产。

    从小地方来的同修,他们布施供养几百块钱,这几百块钱可能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这个供养的福大。

    大地方有很多一个月收入几十万的,却一块钱都不肯布施,纵然拿出十万元做好事,也比不上中国同修供养几百块钱的功德。

    诸位要知道,决不是布施钱财多,功德就大;

    钱少,功德就小。

    经上讲,什么人真正做到圆满功德?

    讨饭的。

    他一无所有,今天人家给他两文钱,他将这些钱全部拿去供养佛陀,那是他的全部财产,那是圆满功德。

    世法与佛法不一样,所以不要认为我们很穷苦,不能修福,其实穷苦人修的福比亿万富翁大得多。

    富的人不是生生世世富有,穷的人也不会生生世世穷困。

    所以,老天很公平,有钱的人来生变穷人,穷人来生变成富人,风水轮流转。

    这当中有大道理,这是真实智慧。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44)



    4。 法华三车之喻

    普通法门所谓的根熟是指烦恼轻、智慧长,对於世缘非常淡薄,没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镇痴慢。

    净宗法门的根熟是世出世间一切万缘统统放下,真信、切愿,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与其他法门确实不相同。

    这是一个特别法门,无比殊胜,如经所说,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统统得度。

    所以,我们要普遍介绍给一切众生。

    介绍给其他国家的众生或宗教时,一定要懂得佛法的真谛与善巧方便。

    《法华经》举「三车之喻」,就是一个很显明的例子。

    三车是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代表不同根性的众生。

    小根性的人喜欢羊车,佛告诉他:「羊车在门口等你」;

    喜欢鹿车的人,佛说:「鹿车在门口等你」。

    喜欢大白牛车的人,佛就说:「大白牛车在门口等你」。

    大家非常高兴出门之後,那个家就失火了,所谓火宅,这是比喻六道轮回。

    引诱你出门之後,没有鹿车,也没有羊车,只有大白牛车。

    你看到大白牛车果然比羊车、鹿车好,这就是平等得度。

    我们听了这段故事,学到了什么?

    世尊度众生的善巧方法。

    世尊的用心真正是止於至善,没有一句是虚妄的。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56)



    5。 [一切法得成於忍]

    《金刚经》上,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忍辱仙人没有丝毫镇恚心,发愿说:「将来成佛时,我第一个度你。」

    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就是_陈如尊者的过去生,释迦牟尼佛成道,第一个度的就是_陈如尊者。

    世间人是冤冤相报,佛法是以德报怨,你以怨对我,我以德对你。冤冤相报是凡夫,造轮回业。

    真正觉悟之人,对於毁谤、侮辱、陷害他的人,甚至於杀害他的人,都没有丝毫镇恚心,反而更加慈悲去爱护他、帮助他、救度他。

    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值得我们学习。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65)



    6。 [定业难转]

    个人恩怨可以用清净、平等、慈悲化解,这是功德。

    可是一切众生的共业,天灾人祸,不但我们无法化解,大修行人也无法化解,连释迦牟尼佛也为我们示现定业不能转的例子。

    当年琉璃王消灭释迦族,释迦牟尼佛也不能救。

    目犍连以神通将一部分释迦族的人装进他的钵里,带到天上,仔细一看,钵里全是血水。

    然後把这个事情报告佛陀,佛说定业不能转,所谓「在数难逃」。

    怎样救?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佛菩萨、目犍连的神通力都帮不上忙,一定要听从佛陀教诲,才能转变业力。

    所以,佛能帮助众生的是教学,你明白了,自己去做,做到就能转业力,我们一定要懂得。

    天灾人祸从哪里来的?

    众生作恶,恶业召感。

    佛用什么办法?

    佛教导众生断恶修善,就转过来了。

    许多众生听了佛的话,依旧不改。

    为什么?

    自私自利太重,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连累一群人受果报,自己还是要堕地狱。

    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决不肯连累任何一个人,我自己受苦受难无所谓,何必要害人?

    何必让别人受牵累?

    能有这个心,一切苦难就远离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0)



    8。 [只树给孤独园的蚂蚁]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只树给孤独园在盖精舍,佛看到地上的一窝蚂蚁就笑起来了。

    旁边的学生看到佛笑这群蚂蚁,就问佛为什么?

    佛说:「七尊佛出世都过去了,它们还在做蚂蚁。」

    如果一尊佛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七尊佛就是二十一个阿僧只劫。

    这不是说蚂蚁寿命那么长,而是死了以後又堕蚂蚁身,它坚固的执著,认为那个身就是自己,认为蚂蚁窝就是它的家,舍不得离开,所以死了以後还去投蚂蚁胎。

    要知道,堕三恶道容易,出离难。

    我们相信佛的教诲,佛决不是故意吓唬我们,只为了劝我们为善。

    如果这样想,我们就错解佛的意思。

    佛有智慧、善巧方便,不会用这种手段。

    佛所讲的都是事实真相,我们要感谢。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2)



    8。 [五百商主]

    杀生戒也有开缘。

    佛举例说,有一个出家人要远行,搭乘一个贸易团体的船渡大海。船上有五百商主,其中有一个人起了一个恶念,想把其他的同伴害死,独吞财物。

    这个出家人有他心通,商人恶念一起,他就晓得了。

    这是利令智昏,不能劝他;你要是劝他,他想:「我的秘密被你泄漏了,头一个杀你灭口。」出家人不是为自己,如果真的被杀了,能防止他害别人,菩萨也愿意舍身救度一切众生。

    但是这个事情又不能商量,怎么办?

    趁他不防备的时候,先把他杀了,这是开了杀戒。

    出家人这么做,救了全部人,这是开缘。

    因为如果这个事情让坏人做成,其他同伴全部被杀死,财物被侵占,他既犯杀戒又犯盗戒,果报在阿鼻地狱。

    他现在被人杀了,不堕阿鼻地狱;换言之,这是从阿鼻地狱把他救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不能不开缘。

    除非你不知道,知道了,一定要救众生。

    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板的,一定要懂得我是为利益众生,不是为自己。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79)



    9。 [有缘]

    世间人遇到与自己有缘的人就很欢喜,没有缘的人就不想跟他见面。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与十法界一切众生的缘最深。

    这一桩事情,诸佛都不一样,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当中,只顾修自己,很少与众生结缘。

    他成佛了,虽然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愿也相同,但是与众生结的缘不够深广。

    世尊当年在世,城东老母与释迦牟尼佛没有缘,释迦牟尼佛度不了她。

    佛做一个试验给弟子们看,城东老母从这边来了,佛迎面走过去,她马上转弯,从别的路走了,绝对不想与佛见面。

    佛有能力化身,佛到那边,她又拐弯。到最後佛现四个身体把她包围,她低下头来痛哭,也不看佛一眼,这是没有缘!

    佛叫他的学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她与舍利弗有缘,欢喜接受,舍利弗就度了她。

    「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与佛没有缘,佛也没有法子。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1)



    10。 [方便妄语救众生]

    众生想造恶,造恶要有缘,我们把恶缘断掉,恶就造不成了。

    经典上有一则小故事,有一个持戒精严的学人,在路上遇到一个猎人在追一只兔子,走到三叉路口,兔子跑了,猎人没看见。

    持戒的人刚好在这个地方,猎人问他:「兔子跑到哪里去了?」

    持戒的人故意指错方向,打了个方便妄语,救了兔子一命,也救了猎人免造杀生之业。

    这是开缘而非打妄语,因为他的存心是善,这就是「欲行恶法,皆悉不成」。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的人与事,若发现有错误,应当以智慧予以提醒,使其恶事不能成就,这是一桩好事、善事。

    (节录自《普贤行愿品辑要疏》选读4-9-04)



    11。 [失人身]

    一个人失去人身之後,来生再得人身,佛说「如爪上土」。

    世尊在只树给孤独园,向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後撒掉,手上没有了,指甲里还留有一点。

    学生看到了就问释迦牟尼佛:「这表什么意思?」

    佛说:「人失去人身,来生再得人身,就像我指甲上的土;不能得人身,像我撒在大地上的土。」

    这是说明得人身的机会很少,我们想想,现在有几个人真正在一生奉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如果毁犯了,不孝父母,不敬师长,造十恶业,来生就是三恶道。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9)



    12。 [观经的因缘]

    《观经》的因缘很特殊,韦提希夫人遭了家庭、国家的变故,对於人生、世间,灰心到了极点,求佛帮助,有没有好的地方可以往生。

    释迦牟尼佛答应她的请求,把十方诸佛的刹土,用佛的神力变现在她面前,佛没有为她介绍,让她自己去看。

    她看了之後说:「诸佛刹土虽然都很清净庄严,但我希望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这是她自己选择的,不是释迦牟尼佛推荐介绍的。

    她的选择很正确,释迦牟尼佛非常欢喜,夫人随著就请求世尊,教给她去的方法。

    世尊在没有讲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而且告诉她这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话非常重要。

    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换言之,一切诸佛成佛所修的法门不同,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但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佛。

    法门虽不相同,无论哪一个法门都不离此基础。

    好比盖房子,不管你盖多高,盖什么样式,「三福」是地基,地基是相同的。

    基础不好决定盖不成功,所以,我们修行先要从基础上修起。

    (节录自《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04-08-01)



    待续。。



    在此要感恩尊敬的净空老法师为我们演说这些由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的经典故事。

    祝愿尊敬的净空老法师, 身体健康, 长命百岁。

    也祝愿大家修学得自在, 心想事成。 Smile


    Last edited by Bee on Wed Oct 03, 2012 1:48 am; edited 3 times in total
    Bee
    Bee
    Admin


    Posts : 213
    Join date : 2012-01-12
    Age : 47
    Location : Singapore

    [故事说法]       Empty 善恶篇

    Post  Bee Fri Apr 06, 2012 12:00 pm


    大家好!

    今天是假期, 一早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来看一看, 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开示。

    这一回所讲述的都是关于善恶之间的果报。

    经过了一轮阅读之后, 发现了其中佛法道理的方便之处。

    若我们不晓得善与恶之间的区别而做错了。

    那么真的是太无辜了吧!

    所以, 以防万一不能不继续为大家分享一下。

    请看以下的故事摘要吧! 感恩!



    1。 [业力可畏]

    我初学佛时,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所讲的都是真实事情,这些事在他的著作里也有记载。

    民国初年,有一位财主,在清朝时候做的官不小,住在上海租界里。他有四个姨太太,加上自己的元配夫人,共有五个太太。

    清朝亡了之後,他就住在租界念佛,做些慈善事业,大家都称他「善人」。

    过了几年他死了,死了之後,四姨太太非常想念他,就去找通灵的人,希望问问他的状况。

    正好有一个法国人通灵,能把过世的人找回来与家亲眷属谈话,也就是附在人身上说话。

    这个通灵的人收费很高,一次要一千块银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一般人是付不起的。

    四姨太太付了钱之後,过了三天还没有消息,就去找通灵的人:「你是不是骗我?」

    法国人说:「我绝对不是骗你,我确实去找,找了三天都找不到。」

    然後又说:「你们亲戚朋友当中,如果有过世的,我再帮你找一个,证明我不是骗你,我只收一半费用。」

    正好他们家的大儿子刚过世不久,大儿媳妇就说:「好,你去帮我找我的先生。」

    不到几个小时找到了,他附在人身上,声音确实是她的大儿子,一点都没错。

    就问他死後的状况,他跟家里人谈了。

    然後又问他:「你的父亲到哪里去了?怎么找不到?」

    他说:「父亲堕地狱了。」

    家里人很吃惊,他一生行善、积德,做好事,天天拜佛念经,怎么会堕地狱?大儿子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北方有灾难,朝廷命他的父亲去赈灾,他的父亲将赈灾的钱挪用了一大部分,所以灾民得不到赈款,死了很多人,因此堕地狱。

    他说现在在上海,还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情。於是四姨太太就去找他先生的老朋友,做过钦差大臣也参与赈灾的,发现确有此事。

    但是究竟他有没有吞没灾款,就不得而知了。

    後来他自己於心有愧,将吞没的那些钱拿去做好事,布施、修桥、铺路,天天拜佛诵经,仍旧抵不了罪过,还是要堕地狱。

    所以,那个法国人的本事,能找到饿鬼道,地狱道就没有办法了。

    这与《地藏经》讲的很像,《地藏经》说地狱只有两种人可以去,一种是菩萨到地狱度众生,另一种就是有地狱罪业的人;

    除这两种人之外,其他人决定见不到地狱。

    朱老居士一生亲自遇到的这些事情很多,他讲业因果报是真实的,决定不是虚妄的。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与事实真相,自己起心动念要知道约束,不要认为起个恶念没有罪,就完全想错了。

    大小乘的结罪,经典讲得很明白,小乘论事不论心,起心动念不犯戒,不是没有罪,还是有罪,但是不算犯戒;

    大乘是起心动念就犯戒,不但有罪又犯戒。

    这些我们都要明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62)



    2。 [爱护动物]

    不久前我们在古晋弘法,趁此机缘到丹斯里的山庄小住几天。

    山庄里的人完全素食,决定不杀生。

    他请专家在山上种菜,不用农药,也不用化肥。

    他告诉我,第一年种的菜,三分之二被虫吃了;

    到第二年,大概一半被虫吃了;

    第三年,三分之一被虫吃了;

    现在种的菜几乎没有虫子,每一片菜叶上,最多只看到一、两个小洞。

    他说这些虫有灵性,我们不杀害它,它自动会离开。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前两年为什么被虫吃掉那么多?

    这是业障,被虫吃了就是消业障、还债;

    债还完了,它就不来了。

    经上教导我们,我们与一切众生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这不仅仅是父子兄弟的关系,虫子会吃你种的菜,那是来讨债的。

    你懂得这个道理,统统给它吃,把债还完了,它就不来了。

    决定不杀生,要爱护小动物。

    这是丹斯里领导得好,他懂得转恶为善,转迷为悟。

    有人说农家庄稼不用农药,损害很大。

    没错!

    是有损失,那是因为你欠的债那么多!

    如果你再把这些小虫杀掉,不但欠债,还加上欠命,这个麻烦可大了!

    命欠多了,就是世界毁灭。

    怎么还?

    核子战争就是还命债。

    所以,我们要真正觉悟,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诸佛菩萨、大圣大贤赞叹勇於改过之人,这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供养佛的地方,我们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就是大英雄。

    何谓大英雄?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

    人都有过,可是不知道改;

    他知道过而且能改,就是杰出的英雄人物,不是普通人,所以能成圣成贤。

    成圣成贤无他,知道改过而已!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65)



    3。 [知命改命]

    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命运,一个家庭兴衰有家运,一个国家兴亡有国运,整个世界众生造的共业有世运。

    运决定有,所以一些高明的人能够推算出来。

    实在说,我们自己的心到一定的纯度,烦恼少,智慧长,在一切境缘当中,也能够知道个大概。

    随著自己修行功夫加深,观察就更入微,对於起心动念、吉凶祸福的这些因缘果报,就能看得清楚,丝毫不爽。

    前几年我到中国访问,在北京遇到一些老人,年岁大概都比我大十岁以上,他们请我吃饭,谈到过去有关蒋中正先生的事。

    在抗战时期,蒋先生有一天遇到一位老和尚,向老和尚请教抗日战争,老和尚说了两句话:「胜不离川,败不离台。」

    八年抗战胜利後,他在四川;

    国共战争失败後,他退到台湾。

    这说明什么?

    人有命运,一眼就被人看穿了。

    这个老和尚的功夫相当於《了凡四训》里的孔先生,能将蒋先生一生的命运看穿。

    可惜他不是云谷禅师,云谷禅师能教人改造命运,这是蒋先生没有了凡先生那么幸运。

    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之後,他的心定了,一切境缘当中,真的不起心不动念,因为他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以心定了,乐得清净。

    遇到云谷禅师之後,这才恍然大悟,「命中注定」是谁注定的?

    自己注定的,不是别人,这是自己过去生中造的业决定的。

    既然是自己决定的,当然自己可以改造。

    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学弘法三十八年,他的寿命是这一生当中改造的,他说他没有那么长寿。

    我们仔细看他的相,人中很短,这不是长寿相。

    他说他能活到这么大的年岁,是这一生修得的。

    懂得改造命运的人很多,不是没有,只是你无缘接触。

    这是一个人在一生中莫大的遗憾,能遇到真是大幸!

    我们学佛就是大幸,能遇到改造命运的理论与方法,一定要掌握住。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65)



    4。 [弱肉强食 兵劫之源]

    我生长在农村,农村里面一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吃肉,大家买一点肉来祭神、祭祖先,但是量很少。

    祭完之後,大家才吃,不是天天有肉吃。

    现在每一餐都是肉食,怎么得了!

    儒家虽然不禁止,但也不是叫你天天杀生肉食。

    佛家晓得这个道理,肉食是冤冤相报。

    何以世间有残酷的战争?

    经上说「刀兵劫」,刀兵劫是怨恨累积而成的。

    怨恨从哪里来的?

    吃众生肉。

    它不是甘心情愿给你吃,真的是弱肉强食,所以它心里的怨恨永远不能消除。

    因此,要世间没有刀兵劫,除非众生不吃肉。

    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在六道里是流转的,於是就产生报应,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敢再吃众生肉了,希望我们与一切众生的冤仇能够化解。

    我们认真努力修学,将一切功德回向给众生,这是忏悔、赎罪。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60)



    5。 [恶因恶报]

    对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控制与干涉,这种念头要淡忘、消除,对於我们修学的功夫就不会造成障碍。

    凡人对一切人事物都会想控制、干涉、占有,这全是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是总说,其实只要稍稍有这个念头在,都是自私自利。

    所以要把自私自利破除,对一切人事,无论世法、佛法,决定没有干涉、控制的念头,我们就得大自在,得真解脱。

    千万不能管人家的事情,不然自己就掉到火坑里了。

    不管事,才能往上升。

    千万不要执著「我有权利来管」,你有权利是堕落,管得不好就一身罪业,到三途地狱去了。

    《印光大师文钞》举的例子,曹操爱管闲事,堕地狱,变畜生,这是因果报应书上记载的。

    《安士全书》也提到这个公案,这是过去不晓得哪个朝代的人杀猪,这个猪毛刮了之後,肚子上有几个字:「曹操七世身」,曹操投这个猪胎已经第七次。

    这是从地狱出来之後,投畜生还债。

    你杀多少人,杀人要偿命,决不是随随便便杀了就没有责任。

    欠钱的还钱,杀人的偿命,因果通三世。

    成了佛还是要还债、还是要还命,不能说成了佛就没有因果。

    释迦牟尼佛有马麦之报,释迦族遭琉璃王毁灭,这都是显示给我们看,善因得善果,恶因必受恶报。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7)



    6。[种善因得善果] 

    佛家常讲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一定有恶报。宋朝卫仲达的故事,世人皆知。

    现在世间人以为这是无稽之谈,这是迷信,不知道这是真实不虚。

    卫仲达三十几岁被阎罗王抓去,阎罗王命判官查他一生所做的善恶,罪业的簿子摆满大厅,善事只有一张纸。

    卫仲达看了这种情形,心里疑惑,就问阎罗王:「我很年轻,纵然造罪业,哪里会造这么多?」

    阎罗王告诉他:「罪业不必做出来,只要起心动念,鬼神就有记载,起个恶念就给你写一笔,所以造恶的簿子摆了一大堆。」

    他就问:「我那个善事很少,是哪一桩善事?」

    阎罗王告诉他:「皇帝要兴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劳民伤财,你出於真心,劝告皇帝不要做这个工程,这就是你的奏摺底稿。」

    他说:「我虽然劝皇帝,可是工程还是做了。」

    阎罗王说:「如果皇帝听了,你的功德就更大。

    虽然没有听,你诚心诚意为民众,这一念真诚的善心非常可贵。」

    於是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善恶两个簿子用秤一秤,结果善重恶轻。

    由此可知,起心动念出於真诚,为众生,绝对没有私心,不为自己,这是真善。

    虽然为别人,真正的目的还是为自己,这是恶,不是善。

    譬如,你做了许多好事,最後的目的是为自己,总不出名闻利养,根源总不离自私自利。

    我们冷静反省,检点自己的思想言行,我这一天造的是什么业?

    如果恶业多过善业,我这一天就空过了;

    善业多过恶业,我这一天没有白过。

    人生的目的如果真像佛所讲的酬业,就太可悲了。

    佛说「人生酬业」是从总体上讲的,说明六道众生为什么舍身受生。

    这一句话说得没错,人生的目的与意义要靠自己去建立。

    我们想想,我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

    过去生中造善业,这一生来享福;

    过去生中造不善业,这一生来受罪,就是佛所讲的「人生酬业」。

    这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要是以此为目的就可悲了,决定往下坠落。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9)



    7。 [以肉供人]

    我们要晓得,一切众生之间,说某人吃了某人的亏,某人占了某人便宜,这是浅见,没有这回事情,一切作为皆有果报。

    如果我们的清净眼、法眼开了,看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才晓得这个事情真的是公平。

    佛经上讲「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我们想想,人生在世吃了多少动物?

    再堕到畜生道之後,也要被别人吃,就是还债。

    你这一生吃多少,将来还多少。

    不是一次还,一次只还一条命。

    你吃一百个众生,就要还一百次。

    过去,广化法师出家前是军人,管财务军需的,所以用钱很方便。

    他那时在军中每天吃一只鸡,一年与三百六十个众生结冤仇。

    我不知道他做了多少年,三、五年是肯定有。

    换言之,欠一千个命债,在畜生道要投胎一千次还债。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吃了多少众生肉,想起来就寒毛直竖,太可怕了!

    你以为那是好吃的?

    它是无条件提供给你吃的?

    没有这个道理!

    古大德关於这一类的记载,现在的新闻报导,以及笔记小说里,非常之多。

    「以肉供人,未有竟时」,确实是没完没了!

    《太上感应篇汇编》和《文昌帝君阴骘文》有一些公案,其中有一条讲到「曹翰堕猪」。

    曹翰在宋朝时作将军,他前世的善因果是在唐朝时候,他是一个卖布做生意的小贩。

    有一次走到一座寺院,他卸下布匹休息的时候,听到里面有法师讲经,他进去听得很欢喜,於是把卖布的钱拿出来打斋供僧。

    种了这个善因,到宋朝时候就作小官,好几世都不失人身。

    他作将军的时候,正是宋太祖赵匡胤开国时要攻打江州,江州守城非常坚固,所以很困难才把江州城打下来。

    打下来之後,他非常生气,下令屠城。这个罪就重了,屠城是滥杀,果报必定是堕地狱。

    刘锡元是一位大富长者,他的属下养了一条猪,这条猪被杀的时候,毛一去掉,身上有曹翰两个字,才知道他已经堕在猪胎里以肉供人。

    他在被杀的前一天,托梦给刘锡元,求刘锡元救他一命。

    於是刘锡元亲自去杀猪场,叫著曹翰的名字,一叫他就答应,然後把这只猪买下来。

    业因果报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大陆东天目山齐居士也跟我们讲过,她的同参道友们也亲见亲闻,就在山下。

    有一个晚上,有五个人匆匆忙忙赶路,遇到一辆拖拉机,就请开拖拉机的送他们一程。

    这位开拖拉机的是他们乡镇的人,彼此都认识,就把这五个人送去了,还要了一百块钱人民币。

    回家之後很高兴,结果把钱拿出来一看是纸钱,感觉被人捉弄了。

    第二天天未亮,他就到那一家去找这五个人。

    他说:「昨天送了五个客人到你们家。」

    这人家说:「昨天晚上没有客人来过。」

    他说:「不对,我送他们到你门口下车,给我的是冥钱。」

    这个主人一听是冥钱,感觉到很好奇。

    他说:「昨天我们家里面,有一只老狗生了五只小狗。」

    他说:「有这样的事情?」

    主人说:「是!你进来看看。」

    他就想到,昨天晚上有一个人头上戴了一顶白帽子,这个印象很深。

    他就看那些小狗,有一只小狗头上是白毛,他这一看吓呆了,昨天晚上碰到鬼了,拉了五个鬼去投胎。

    这是近代的事情。

    还有,这是真正是孝顺母亲而没有智慧,捕蟹奉养母亲的果报。

    在嘉兴浙江,有一个人每天去找螃蟹,到市场去卖,卖了之後买一点米去供养母亲。

    结果,母亲在晚年的时候生病,这是果报现前了。

    因为儿子常常捉螃蟹,捉螃蟹要用绳子绑螃蟹,所以她把绑螃蟹的绳吞到自己肚子里去,自己还说造业的钱不这样吞,就觉得很难过,吞下去觉得比较舒服一点,过了几天就死了。

    因此,孝子养亲不能杀生,从事杀生行业来孝顺母亲,母亲也没有办法得到善报,你说可怕不可怕?

    他的母亲临死的时候受这个苦难,死了之後决定堕三途,还要跟许多众生结冤仇。

    我们想想,世间人为衣食之累,不懂得业因果报,不知道这些小动物也是一条命。

    由於愚痴造作重业,吃了大亏,到果报现前时受大苦。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43)



    8。 [厌怪]

    何谓「厌怪」?

    「厌」是个破音字,不能念「厌」,要念「压」,跟镇压的「压」是一个意思。

    这是用外道一种邪术、法术来镇压,这一类的事现在很少有。

    从前盖房子盖的不高,楼房大概都是砖瓦木材建造的。

    主人对砖瓦匠一定很客气、很好,否则他会作怪,他雕些木头小人放在屋梁柱角上,人住在房子里面就会不安,常常觉得这里不对,那个地方也有问题,这是属於「厌怪」。

    古时候有这种事情,现在一些没有开发的地方,很落後的地方,可能还有这一类东西。

    这些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非常惨烈的祸害,汉武帝是个了不起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常提起「秦皇汉武」。

    虽然他是很英明的皇帝,可是家务事情难办,他被一个大臣江充欺骗了。

    江充诬陷太子心存不轨,求皇帝废除太子,他用什么方法?

    就用厌怪的方法,让皇帝派人到太子宫里面去搜查,结果在太子宫里面发现很多木头雕的小人,太子根本就不知情,完全是江充做的一套手段。

    汉武帝信以为真,将太子废了、杀了,过了好几年後,事实真相终於暴露出来,最後江充诛九族。

    汉哀帝的时候,也有这么一桩事情发生。这些邪术、巫术,在中国、在外国,自古以来历史上记载不少,无论是祈福或者是陷害别人,这种手段非常残酷,万万造不得。

    我们看历史上记载江充这一段公案,他得的是现世报,果报一定比现世报还要凄惨。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62)



    9。 [起心动念即是业]

    业是什么?

    就是造作,造作通常分为三大类。

    一切众生每天的造作是无法统计的,佛说如果一个众生无量劫来所造的业要是有形相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下。

    这个比喻不过分,确实是真的。

    怎么会这么多?

    我们看宋朝卫仲达的故事,就能想像得到。

    卫仲达才三十几岁,有一天被阎罗王抓去,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一生造作善恶的档案拿出来。

    造作恶的档案摆满了整个大殿,造作善的档案只有一卷。

    阎罗王看到很生气,吩咐判官把他的善恶档案秤一秤,结果他造作恶的那些档案反而轻,那一卷善的反而重,阎罗王的脸色也就转变了。

    卫仲达就问阎罗王:「我才三十几岁,我哪里会造作这么多?」

    阎罗王告诉他:「造业不必等你有行为,念头才动就已经入档了。」

    这比现在的电脑还要进步。

    业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一个不善的念头,虽然没有行为,阿赖耶识里已经是业习种子了,非常可怕!

    卫仲达就问:「那一卷善到底是什么?」

    阎罗王告诉他:「只是一个奏摺而已,就是你劝导皇帝不要兴建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

    他说:「但是当时皇帝并没有听我的建议,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阎罗王说:「皇帝要是听了,你的福报就更大。

    因为你做这桩事情是发於诚心,没有自私自利,不为名闻利养,是为社会广大的群众,所以这个善的力量大!」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27)



    10。 [因果定律]

    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不能违背因果定律,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也都无法违背。

    当然横死的人也不能违背,所以横死也有横死的因果。

    过去朱镜宙老居士讲自己亲身的经历,他有一位朋友是走阴差的,在苏州城隍庙里面管公文。

    他说昨晚上海城隍庙城隍送来一批生死簿,名字都是四个字、五个字,他很疑惑,想不透,中国人名字复姓最多的是四个字,但是不可能这么多人全是复姓。

    三个月之後,也就是民国二十一年,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

    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是日本人在这个战役中死亡的名单。

    在三个月之前,名单已经送到苏州都城隍,所以没有一个冤枉死的。

    为什么会遭横死?

    造作不善的业因。

    什么样的业因感什么样的果报,丝毫不爽。

    (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47)



    11。 [守时]

    平常造作善恶业,很多人不晓得。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组团旅行很普遍,若是决定七点钟要上车出发,你耽误了五分钟或十分钟,让那么多人在车上等你,这就是恶业。

    这个事情很少人知道,你亏欠那么多人的债务,还的时候就辛苦了。

    你不能守规矩,处处就是占别人的便宜,这是占别人时间的便宜,每一个人都要付出十几分钟时间等你,这就是恶业。

    弘一大师是北方人,性格非常爽直,曾经在日本待过一段时期。

    有一次,他与朋友约定八点钟见面,八点一分这个人还没有来,弘一大师就把门关起来。过一会儿友人来了,弘一大师就在窗口把他臭骂一顿,赶他回去,因为他不守时间。

    这是一个最普通的例子,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知不觉造了多少恶业!

    人迷惑颠倒太久了,觉悟很困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22)



    12。 [轮回见证]

    有一位同修的小儿子出了问题,她的先生去找她,他说:「你学的什么佛,你看看儿子得神经病了。」

    她赶紧回家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小儿子一看到她,就抓住她的手叫她女儿。

    她先生就打他两个耳光,她大哥也打他。

    後来,冷静观察,细心一听,说话的声音不大对,就问这个附身的鬼:「你到底是鬼,还是神?」

    他说:「我是鬼。」

    又问他:「你是谁?」

    他说:「我是你爸爸。」

    仔细听声音有点像。

    就再一次的证实:「既然你说是我爸爸,我大哥的小名叫什么?」

    他说出来,果然没错。

    她说她大哥的小名没有人知道,所以证实是她爸爸来附身的。

    她爸爸死了已经有二、三十年,於是就问他的状况。

    他说他堕在地狱,承蒙孝顺女儿修行有成就,才从地狱出来,而且说她母亲也出来了。

    这就说明一个人真修行,一家人都沾光,都得福。

    她爸爸又说:「你一定要告诉大家,地狱太苦了,地狱是真的,不是假的。」

    她就问他:「你是什么原因堕地狱?」

    他说在世做人心行不善,吃喝嫖赌,尽干坏事,连家庭也不顾,让她的母亲到外面讨饭养活子女。

    晚年回来之後,习性不改,虐待家人,因这个业因堕地狱。

    他说地狱里所有的刑罚都受过了,苦不堪言。

    然後告诉她,他们要去投胎。这是从地狱到人道来投胎。

    这就说明六道轮回是真的,所以现在她的先生也学佛了,全家都得度了。

    这就是佛法讲三转法轮的「作证转」,这些人为我们做证明,证明六道轮回确实有。

    真正修持得好,不但自己得度,堕落在地狱的家亲眷属都能得度。

    佛门常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是学佛的大孝。

    我们想想看,我们对父母如何尽孝道?

    如果父母堕落在恶道,无法拯救,这是不孝。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想到了,佛家说的孝不是世间人的孝所能相比的。

    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有,遵循经典教诲,如理如法修行,一定得生净土。

    我们在此地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认真努力。

    有一次,百国兴隆寺同修来报告,北朝鲜的善神说地上不能住,天上也不安全,仔细观察还是西方极乐世界好。

    他们有一百多位山神,聚集在一起念佛修净土,想找一个法师去领导他们。这都是给我们做证明。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208)



    13。 [杀生的果报]

    我们从很多实例中发现,那些杀猪、杀牛的人,他到晚年的面貌,杀牛的像牛,杀猪的像猪,杀鸡的像鸡,这是果报形相已经透出来了。

    我在香港讲经时,同修告诉我,有一家人喜欢吃螃蟹、海鲜,在临死时的样子就跟螃蟹下锅完全相同。

    所以,一生造作杀生的罪业,果报必定是先堕地狱,地狱罪受满了再变畜生还债。

    吃半斤还八两,欠钱的还债,欠命的还命,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互相酬偿,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非常残酷。

    所以,佛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过去没有学佛时,杀生吃肉造业,现在学佛了,要赶紧回头,修功补过。

    而那些曾被我伤害的众生怎么办?

    我要好好修行,把功德回向给它们。

    我们修行不是为自己修,是为这些冤亲债主而修,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些冤业消掉。

    如果欠人家钱就还钱,如果被人骗了就作还债想,心就安静了。

    如果没有欠人债,他需要钱的时候,我作布施想,我布施给他,也不再向他讨债,心永远是清净的。

    古人常讲「吃亏是福」,世间人不肯吃亏,结果吃了大亏,造了罪业;

    而肯吃亏的人不吃亏,真的有福,跟著古人学决定开智慧,决定得福报。

    如果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顺从恶人的教唆,就丧失人格。

    人格是做人的资格,这一生死了之後,来生再不能得人身,人的资格是什么?

    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人道的条件,儒家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佛法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4)



    14。 [毁坏佛像的果报]

    我在中国大陆,听到很多人跟我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红卫兵不懂事,砸毁寺院里的佛像,果报非常快速,不到半年、一年就死了,而且都是横死,这些例子太多了,听到不能不相信。

    这些人死後到哪里去?都到地狱去了。

    所以,家里供佛像,特别是画的佛像,年代久了,颜色不好看,我们想换一张新的,要把这张佛像烧掉,以恭敬的心换一张新的佛像,这没有罪。

    如果是恶意的毁掉,就有罪。

    我们对佛有恭敬心,最好是佛像火化之後,灰也要妥善处理,古大德教导两个方法,一是把灰包好埋在地下,最好埋在山林中很清净的土地。

    另一种是把灰包好,并和一块大石头包在一起,让它沉到水底下,这个水最好是河流、流水,这是取洁净的意思。

    但这两种方法,居住在大都市里的人很不容易做到,怎么办?

    如果这个地区有寺庙,寺庙里有火化炉,就将佛像放在火化炉里烧化,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所以,要有权巧方便,最重要的还是恭敬心,绝对不是有意把佛像任意丢弃,即使烧化成灰也不能任意丢弃。

    如果报纸、杂志里面印的佛像,如何处理?

    跟一般报纸同样的处理就行了。

    这一份有佛像的报纸,你可以用乾净的塑胶袋把它封起来,跟一般报纸一样回收,这样做我们的恭敬心具足了。

    如果这张佛像是一整张,可以将之裁下来,镶镜框供养。总之,决不能恶意对佛菩萨形像,毁佛像的罪过太大了。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5)



    15。 [医药害人]

    命中有大财富,若用不正当的手段欺骗众生,财虽然发了,只是命中原有的一半。

    世间人不明道理,不仅福报折损了,而且还造作罪业。

    甚至於社会大众非常敬仰的医生,还卖假药,成什么话!

    韩馆长在世的时候眼睛不好,在台北市找了一位眼科名医治疗,治疗了两年多,花了不少钱,只有一点点进步。

    有一年我到高雄讲经,她跟我一道去,高雄有个眼科医生,一次就把她治好了。

    然後才晓得是那个高明的名医,故意不给她治好,治一点留一点,目的是为了赚钱。

    连医生都谋财害命、害人、卖假药,这是世间的灾难。

    灾难从何而来?

    就是这些人制造的,这些人将来往哪里去?

    往阿鼻地狱去。

    眼前欺骗人好像得一点甜头,而这一点甜头还是过去生中修积的福报,真是冤枉!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80)



    16。 [吝法]

    自己有能力、有学术,不肯教导别人,就是吝法,生生世世得愚痴果报。

    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时讲经说法,印度这些大国王都喜欢听,都希望留住玄奘大师在当地弘法利生。

    但玄奘大师说,我到印度来的目的,是为东土大唐苦难的众生求取佛法,是使命而到印度来。

    你们留住我不让我回去,使佛法不能普及到东土,你们将来生生世世得愚痴果报。

    於是当时印度的那些国王,都帮助玄奘大师顺利的回国。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2)



    17。 [杀业重,多疾病]

    世间人许多的疾病,从何而来?

    杀业太重。我最初读《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时候,寒毛直竖,为何我有如此深的感触?

    我的父亲在生时喜欢打猎,杀业很重,那时没有接触佛法,年轻不懂事,我跟著父亲天天去打猎,天天杀生,没有一天不杀生,我做了三年。

    以前有算命先生跟他讲,他四十五岁有一关可能过不了,所以,他辞掉职务回到家乡,想躲过灾难,没有想到回到家乡之後,大约住了半年就得病,那一年他正好四十五岁。

    得的那个病,死的那个状况,就跟《地藏经》讲的一样,人疯狂了,看到山往山上跑,看到水往水里钻,在水里打鱼、杀鱼,我看了真害怕!

    後来读了《地藏经》,想想我父亲生病走的那个状况,我就痛改前非,不但不敢杀生,我发心吃长素,不敢再吃众生肉了。

    所以,我学佛之後,只做三件事情,第一是放生,过去杀生,所以放生来赎罪。第二是布施医药,第三是印经。

    而早年的时候,我的母亲也常常找人给我算命,我的命运跟父亲差不多,也是过不了四十五岁,我很相信!

    因为我记忆当中,我的祖父是四十五岁死的,我的伯父是四十五岁死的,我的父亲也是四十五岁死的。

    我出家受戒时,和两个戒兄很好,我们是同年,三个人的命运都差不多,看相算命都说我们三个人过不了四十五岁。

    到四十五岁的那一年,二月走了一个,五月又走了一个,到七月我生病了,我晓得轮到我了。

    那时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的方丈灵源老和尚,请我在夏安居期间讲《楞严经》,但《楞严经》讲到第三卷圆满,我就生病了。

    我知道时间到了,所以,关起门在家里念佛求往生,也不看医生,因为医生能医病不能医命,只好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结果,一个月之後病好了,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生过病,这一个关口我总算过来了。

    往後有一年,台湾中国佛教会举行「仁王护国法会」,我在这个期间讲《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在法会当中,我遇到甘珠活佛,他请我坐下。

    跟我说:「净空法师,好久没见面了。」

    我说:「佛爷,有什么事情?」

    他说:「从前我们在背後都笑话你,笑你这个人很聪明,可惜短命,又没有福报。」

    我说:「这个当面讲就可以了,我不忌讳,我知道!」

    他说:「但是你这几年讲经弘法利生,功德做得很大,你的命运全转过来了,不但有大福报,你的寿命还很长。」

    我因为读了《地藏经》,看到我父亲所受的果报,这才回头,所以,我的感触比别人深刻。

    我打猎三年,造的杀生罪很重,我二十六岁学佛之後就吃长素,不敢杀生了,这个果报我得到了,我可以为大家做证明。

    哪一个人不希求身体健康强壮?

    怎么做?

    持不杀生戒,从心地上去持,对於一切众生断杀害的念头,决定不做伤害一切众生的事,不但事不能做,念头都不能有。

    再小的小动物如蚊虫、蚂蚁,都不可以伤害,你的果报就是长寿、无病、健康。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8)



    18。 [同行相嫉]

    我过去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载著一个故事。

    内容是有一个狐仙,常常跟一些文人雅士一起应酬,但是这个狐仙不现形,他有声音,所以宴会当中总是给他留一个座位,连碗筷都摆在面前。

    有一次,有些人跟他开玩笑说:「狐仙,你们有没有感到畏惧的?」

    狐仙说:「有。」

    他们问:「你怕什么?」

    狐仙说:「狐狸。」

    大家就笑起来说:「狐狸跟你是一类的,你怎么会怕狐狸?」

    他说了一句:「同行相嫉」。

    这就是可怕的地方,因为有嫉妒、障碍,就会时时找麻烦,这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不同行,没有利害关系,嫉妒、障碍就少;同行有利害关系,你妨碍他的利益,他必定想种种方法来打击你、毁谤你,希望把你压倒,把他自己提升。

    这个故事到底是真的、是假的,还是纪晓岚用这种方式来提醒世人,我们不过问也不必去研究,我们要了解这是事实。

    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确实是「同行相嫉」。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0)



    19。 [韩愈堕饿鬼道]

    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变要看大众是什么想法。

    於是我们恍然大悟,影响别人思想的人,负的责任最大,能引导人正知正见这是佛菩萨,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

    如果是以邪知见引导一切众生,走了错误的道路,这个罪过就堕阿鼻地狱。

    曾经有人问我,假如这个人影响力很大,知见不正,误导众生,他堕到阿鼻地狱,何时才能出来?

    经上讲,地狱罪受毕,他就出来了。

    何时受毕?

    他在这个世间误导的影响完全消失,他的罪就毕了。

    假如他是写文章的,只要还有一篇文章留在这个世间,还有人保留著,他就无法离开地狱。

    诸位晓得唐宋八大家的韩愈,何人不佩服?

    韩愈现在在哪里?在饿鬼道。

    我们如何知道他在饿鬼道?

    章太炎先生在饿鬼道跟他见过面,跟他在一起谈过。

    我们要问,韩愈几时能离开饿鬼道?

    韩愈年轻的时候毁谤佛法,写了不少文字,现在古文里还有「谏迎佛骨表」,只要那一篇文章还在世间,他就离不了鬼身。

    为什么?

    还有影响力。还好他晚年忏悔,所以没有堕地狱,而是堕在饿鬼道,因此,写文字岂能不谨慎!

    说话的影响面小,听者过几天就忘了,业也就消了;

    如果写成文字误导众生,麻烦可大了。

    但是现在说话也要小心,说话可以录音,如果有人好心拿到图书馆去保存,这个世间还有你的一片录音带存在,保存一千年,你就在阿鼻地狱受一千年罪;

    保存一万年,你就受一万年罪,所以言语要谨慎,文字更要谨慎。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8)



    20。 [邪淫抱铜柱]

    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

    有一天晚上,有几个小鬼抬了轿子来接章太炎先生,他说:「到哪里去?」

    他们说:「东岳大帝请你去当判官。」

    他一想:「当判官,不就要死了吗?」

    他们说:「不会,早晨我们会再送你回来。」这样他就去了,因为不去也不行。

    东岳大帝的判官,地位很高,如同现在的秘书长一样,所以,他很忙碌,日夜都不能休息,白天要办人间的事情,晚上要到鬼道去上班。

    有一天他突然想起地狱里的炮烙,抱铜柱就是炮烙,将铜柱烧得通红,人抱上去,这个太残酷了,他建议能否把这个刑罚废除。

    东岳大帝听了笑笑,他说你先去参观一下,阎王就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到了炮烙的刑场,但他看不见,於是就觉悟了,原来这是自己业力变现的,章太炎先生没有这个业力,所以到刑场看不到,於是就不再提了。

    「抱铜柱」是邪淫的果报,所以,地狱是否真有?

    不能说真有,也不能说没有。

    为什么?

    业力变现的,就像人作梦一样。

    你说梦有没有?

    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

    因此,地狱种种刑罚,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明白此理之後,恶的习气不能不改;

    要是不改,将来就变这个境界,真是自作自受,这不是阎罗王给你受的。

    人间的牢狱、种种体罚是人造的,地狱里的不是人造的,也不是阎罗王造的。

    由此可知,天上的福报,如经上讲的欲界天忉利天、兜率天、化乐天的福报,是不是上帝建好了,让我们去享受的?

    不是,这是善业所感的善果,也不是人为的。

    由此可知,善恶的力量不可思议,经上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这三个力量一样大。

    因此,佛陀对我们的恩德无他,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告诉我们,觉悟明白的人就要知道自求多福!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5)



    21。 [老板投胎做儿子]

    我早年在台北讲经,有一位邬老居士是宁波人,过去在上海做生意,晚年学佛。

    他告诉我一件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海,他的一个朋友也是生意人,在二次大战之前,为一个德国人做小工。他的朋友很诚实,很守信用,做事很勤快,所以德国商人很喜欢他。

    二次大战爆发之後,德国商人回国了,把公司托给他朋友经营,他经营得不错。

    战後,老板没有回来,听说已经死了,结果财产就变成他朋友的,当然这不是霸占来的,而是因为主人死了,自然变成他的。

    他有一个小孩,约十一、二岁,那年他过五十岁生日,在宴客当中,他突然之间,看到小孩的面貌像德国主人(只有他一个人看到)。

    这时他已经学佛了,晓得这可能是主人投胎到他家,做他儿子,所以,当时他就宣布财产全部给儿子,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还曾经有一次,这个小孩身上带了十块钱(当时十块钱很大),掉在地上,他父亲的朋友把钱捡起来说:「你叫我一声伯伯,我把钱还给你。」

    小孩反说:「你叫我一声伯伯,我再给你十块钱。」

    这是说明人死投胎,讨债、还债、报恩、报怨是真的,一点不假。

    佛讲父子有四种缘,报恩来的是孝子贤孙;报怨来的是过去有仇恨、有过节,会搞得你家破人亡;

    讨债来的,就像邬老居士朋友的儿子;

    还有一种是还债来的,因此,凡是成为一家人不外乎这四种缘。

    但既然来了,我们要懂得转变,把孽缘转变成法缘。

    (节录自《无量寿经菁华》02-18)



    22。 [广化法师的故事]

    广化法师出家之前,在军中从事军需的业务,每一天吃一只鸡,一年吃三百六十只,三年就是一千只了。

    以後出家修行相当不错,戒律非常精严,对戒学很有研究,也有著书。

    有一天在浴室洗澡,忽然看到满浴室都是鸡,还往他身上跳,所以他东躲西躲,结果摔了一跤,将腿跌断了。

    他告诉我这是学佛持戒,重罪轻报,这才知道因果报应之可怕,如果没有学佛,其果报非常惨!

    所以,我们应当发愿,愿自己往生成佛之後,先度这些被自己杀害的众生。

    「我成就了,一定先度你,你不要找麻烦,不要障碍我;

    你障碍我,我不能成就,你也在六道受苦。」回向偈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三途苦中第一优先得度的,就是与自己有冤仇的众生。

    (节录自《无量寿经菁华》02-18)



    23。 [一念真善,诸佛护念]

    宋朝光孝寺的安禅师,在禅定中见到两个出家人在谈话,起初谈话时,旁边有天神拥护。

    可是过了没多久,天神走了,来了一些恶鬼,环绕著这两个人吐唾沫。这是什么原因?

    这两个出家人先是谈佛法,所以天神拥护;佛法谈完之後话家常,天神走了;

    然後谈名闻利养,恶鬼就来了。

    因此,我们起心动念一念真善,诸佛护念,龙天拥护;

    一念恶生,魔鬼环绕。

    这是提醒、警策我们,真正如世人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决定不是妄语,决定不是欺骗人。

    我们应当有所警惕,认真努力修学,提升自己的境界,超越鬼神权限的范围就成功了。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010)



    24。 [投胎变鲤鱼]

    有很多人以为灵魂可以找父母,可以自己找个身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佛告诉我们,灵魂再去找一个身体,谁做主?

    业力做主。

    二00三年一月二十八日,纽约有一则新闻报导,一个犹太人死了一年多,投胎变成一条鲤鱼,它在被杀之前说话了,它说一年前它是人身,一年後变成鱼身。

    他自己愿意变作鱼吗?

    我相信决定不可能。

    什么力量令他去变成鱼身的?

    业力!

    因为前一生喜欢吃鱼,这一生要还债,这就是佛经常讲的因果循环、因果相续。

    (节录自《华严经》12-17-1092)



    25。 [东岳大帝的判官]

    从前章太炎居士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这是到鬼道。

    东岳大帝管五个省,而判官的地位很高,相当於现在的秘书长。

    他晚上到东岳庙去上班,早晨就回来了,所以日夜都没有休息。

    他说他在阴曹里见到韩愈,许多历史上的名人他都见到,而且都在饿鬼道,什么原因?

    贪镇痴慢没有断除,贪心堕饿鬼。

    纪晓岚是一位非常喜欢开玩笑的人,而且有些玩笑,开得很过分,当时是博得大家一笑,自己觉得很快乐,但後果不好。他懂不懂得这些道理?

    懂!

    但克服不了自己的烦恼。

    所以人要厚道,厚道的人生天,纵不生天也不失人身,来生还能到人道享人间富贵。

    因此,这些大道理虽然懂得,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疏忽了,所以就造业,而造业没有不受果报的。

    我们看了、听了也要提高警觉,如果不能把贪镇痴慢看淡,我们将来的果报也是在三途。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11)



    26。 [阿_世王造五逆十恶罪]

    佛教导我们,纵然此人作恶多端,也不能轻视他。

    为什么?

    譬如《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阿_世王,提婆达多诱惑他,说他的父亲年岁那么大,还不传位给他,还占著王位,叫他最好把父亲害死,早一天继承王位。

    阿_世王真的听了他的诱惑,把父亲害死,把母亲幽禁,这就是现在讲的太子发动政变。

    提婆达多想害释迦牟尼佛,所以他们两人商量好,一个作新国王,一个作新佛,新国王护持新佛,这是造五逆十恶罪。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提婆达多生身堕地狱,真的看到大地像地震一样裂开了,地里面火光上升,提婆达多掉下去,这是现世果报。

    而阿_世王临终忏悔,那是真心悔过,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_世王经》讲,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上品中生。

    我那时看到这段经文很惊讶,他造这么重的罪,如果佛说他是下品下生,我不会疑惑,但是说上品中生,我感到非常惊讶。

    後来仔细思惟才知道,往生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平常修行,积功累德往生的;

    一种是造作罪业,临终忏悔,所以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

    (节录自《华严经》12-17-1154)



    27。 [考试落第]

    《礼记》云「自卑而尊人」,这是礼的本质、精神之所在。

    自己卑下,尊重别人,世出世间圣贤,无不是教导我们学忍让,谦虚、卑下、忍让之人有福。

    《了凡四训》记载一例,有一个考生落第了,出外散心走到一间寺庙,大骂主考官,认为他的文章这么好,居然没有看清楚,让他落第了。

    此时正好有一老道人,听到了他在抱怨不平,於是说:「大概你的文章写得不太好。」

    他就责备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如何知道不好?」

    老道人说:「真正有学问的人心平气和,像你这样浮躁,文章可能是不好!」

    这位考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马上气焰就熄下来了,这是真读书人。

    他回去反省,再用功努力,过了三年再来考,他考中了。老道人教导他,分析给他听,告诉他一个人是有命运的,你考试该不该中是命里注定的,与你的文字不相干。

    考试是缘,命中有无这个福才是因,因缘聚会,果报才会现前。

    你的心这么不平、如此傲慢,你的因就不真、不纯,文字写得再好,那是缘,有缘没有因,果报不能现前,这个道理,明白的人不多!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12)



    28。 [清朝之灭亡]

    清朝开国时,太祖努尔哈赤把叶赫那拉氏这个族群消灭了,当时这个族群的酋长说了一句话:「我族里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也要把满清消灭掉。」

    过了两百年,慈禧太后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後人,所以慈禧太后是来报仇的。

    从前的帝王也很聪明,宫廷里面有祖宗立法,决定不许叶赫那拉氏的人进宫,不管是男子、女子,这表示他们已有防范了。

    到了咸丰年间,因为距离的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慈禧进宫时,大家知道她是叶赫那拉氏族的人,但那时宫廷忽视了这件事,就让她进宫了,所以,满清灭在她的手上。

    因此,不论一个国家、家庭或团体,冤亲债主会很有耐心的等待,等你的运衰了,机会成熟了他就现前了。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25)



    29。 [果报就在眼前]

    「正命」重要的意义,就是选择谋生的事业,首先要考虑对社会大众有利益,这才是正命。

    由此可知,杀生这个行业不是正命,而是邪命,果报很可怕。你在造作的时候不知道,果报现前,後悔莫及。

    我们只要冷静去观察屠户,到他老的时候,他的形态就像猪一样,死的时候跟猪被杀的情况很相似。即使他一生心好、做人也好,但是他从事的行业,就会到畜生道堕猪胎还债。

    我们看看从事炸鸡这个行业的,他所养的小孩就像鸡一样。

    如果很冷静的观察,你立刻就发现果报原来就在眼前,多可怕!

    杀生的行业不可以做,偷盗的行业不可以做,邪淫的行业不可以做,这都属於邪命。「正命」的标准,一定要随顺圣教,佛菩萨的教导,我们遵照佛陀的教诲,选择谋生的行业。

    最殊胜的正命就是世间人讲的「清高」,即教学的事业;清是清贫,清贫知足,才能真正断贪镇痴。

    如果不能甘心忍耐贫苦,就会增长贪心,镇痴慢就全起来了。

    贪是所有烦恼的根本,唯有知足才能伏住贪心。

    人只要没有贪心,镇痴慢烦恼就容易控制,确实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认真教导下一代。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30。 [马麦之报]

    在中国,道德最高的,为举世之人所尊敬的,无过於孔子。

    而孔子的一生,我们从历史来看,他曾经「绝粮於陈,被围於匡」,周游列国的时候「卒无所遇」。

    孔子只有一个儿子,在他五十岁时过世了,幸亏还留一个孙子传宗接代,这是世间圣人。

    讲到出世间的圣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也曾经有三个月「马麦之报」,出去托钵遇到了饥荒,没有东西吃,就吃人家喂马的粮食。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没有例外的,我们岂能说都不遭灾难!

    何以大圣人还要遭难?

    这是过去生中的因果,没有成圣成贤之前也是凡夫,凡夫岂有不造业之理!

    等而下之,讲到贤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传承孔子的学问,他也是短命,冉伯牛也短命。

    子夏瞎了眼睛,左丘明晚年也瞎了眼睛,子路也是孔子得意的学生,死状惨不忍睹。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屈原忠君爱国,最後投河而死。所以,大圣、大贤都不能在一生中,有顺无逆,那我们在一生当中,处在逆境里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今天弘法利生,或者在社会上尽忠报国,为国为民,遭遇到一些人的陷害,遇到一些谗言,想想古圣先贤,我们的遭遇已经非常幸运了。

    若能常常作如是观,常常如是想,我们就能乐天知命,心平气和。

    人生在世,对自己而言,不过就是养活身口而已,所谓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粗衣也能御寒、遮体,蔬菜也能下饭,也有足够的养分。

    因此,一定要懂得知足常乐,逆来顺受!

    (节录自「挽救社会人心系列」24-17)



    在此特别感恩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开示。

    看了以上的故事, 我想, 大家必然有了更加明确的答案。

    到底我们所做的一切事物是否是善还是恶呢?

    在此祝愿大家能够多行善事, 心想事成。 Smile
    Bee
    Bee
    Admin


    Posts : 213
    Join date : 2012-01-12
    Age : 47
    Location : Singapore

    [故事说法]       Empty 出家篇

    Post  Bee Fri Apr 06, 2012 5:43 pm


    大家好!

    请大家来看看, 尊敬的净空老法师如何讲述出家人的故事。

    在其中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1。 [鸟窠和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

    不但现在人会说,古人也会讲。

    在唐朝时代,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

    这位法师何以叫做「鸟窠」?

    他是个老修行人,万缘放下。

    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

    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如同现在的市长),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

    鸟窠和尚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

    鸟窠和尚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

    白居易听了之後,想想很有道理。

    做到非常重要,关系我们的前途,我们的来生是果报,今生是花报。

    换言之,不但关系来生,也关系现前,现前可以趋吉避凶。



    2。 [四百天没有睡觉]

    中国长春有一位常慧法师,她念佛已经四百多天没有睡觉,完全依照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修学,我邀请她来新加坡念佛堂为大家做个榜样。

    我们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得「念佛三昧」。

    她今年六十五岁,声音像三、四十岁的人,身体轻飘飘的。

    她所修的念佛法门,就是《华严经》吉祥云比丘所传的「佛立三昧」,她是绕佛经行,不坐不躺,四百多天,一天吃一餐,身心清净,一个妄想都没有。

    她能做得到,任何人也都能做到。

    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妄念太多,有妄念,身体是沈重的;

    没有妄念,身体是轻的。

    所以,一定要真干,不要自欺欺人,这个最重要。

    3。 [虚云老和尚入定]

    虚云老和尚是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

    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後觉得才几分钟。

    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轻敲一下,请老和尚出定。

    出定後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

    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

    他们说:「年早就过了。」

    老和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

    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

    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有一次在黄昏时,老和尚走路回自己的茅篷,因为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老人家年岁大了,就一个人慢慢走,走到半路遇到两位出家人,彼此都认识。

    这两位出家人手上拿著灯笼,看到老和尚就问:「老法师,天这么黑,你还一个人走路!」

    老和尚一直走,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所以永远保持光明,他没有感觉到天暗了。

    经他们一提,他愣了一下,一刹那天立刻就黑了。

    所以,天空的黑暗不是真的,是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老和尚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他的天空永远是明亮的。

    佛经上说,佛菩萨住的是大光明藏,佛菩萨的虚空是一片光明,我们相信。

    我们今天的光明,得自太阳、月亮、灯光来显露太虚空的真面目。

    黑暗是无明,无明断了,晚上与白天一样明亮,不需要日月灯光。

    这是普通菩萨、阿罗汉、辟支佛,即使权教菩萨也做不到的。

    唯有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大菩萨,自性的光明完全透露,才不需要日月灯光。

    所以光明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我们自性本有的光明被烦恼障碍透不出来,这才看到一片黑暗的现象。

    所以妄心是无明,真心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正而不邪就是正知正见,对宇宙人生的观察真实正确,没有偏差。

    经论中称为「佛知佛见」,与佛菩萨的知见完全相同。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7)



    4。 [元晓法师喝死尸水]

    韩国元晓法师是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大德。唐朝时候到中国来寻师访友,吃了不少苦头。

    有一次,夜晚睡在郊外坟地,半夜很渴没有水喝,看到旁边废墟乱瓦中有一些水,就把水捧起来喝。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一看这是从死尸流下来的水,他当时心里觉得很恶心,然後豁然大悟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美恶自我,何关水乎?」

    他喝的时候以为是泉水,喝得非常舒服,到第二天才知道是死尸流出来的水,他从这个地方觉悟了。

    「一切唯心造」,心清净平等,死尸的水也与泉水一样好喝。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7)



    5。 [六道轮回是真]

    高级的宗教,都修禅定。定中有境界,正如同一般人作梦,梦中有境界一样。

    但是梦中的境界是阿赖耶识的习气种子起现行,虚幻不实。

    定中境界与梦境完全不同,定中能看到过去、未来,看到我们这个世界,也能看到他方世界。

    佛家讲六道轮回,其实最初是印度教讲的,这个几乎是所有宗教共同的见解。

    他们怎么发现的?

    在禅定中见到,而且许多人都见到了。

    我们能否见到?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修定,修清净心,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见到。

    我的同学明演法师,他跟一位老居士学密,大概一年的时间,他在打坐用功的时候,就能见到鬼道。

    他说鬼道的生活状况与人道相彷佛,在下午五、六点时,街上就有鬼走路了,那是鬼道的清晨,所以数量不多;

    到夜晚十点钟之後就很多,很热闹。

    人鬼杂居,人看不到鬼,鬼看不到人,明演法师藉著这种修持功夫能见到。

    他说初见时也很害怕,以後就习以为常,彼此居住在一起,互不干扰,相安无事。

    因此,只要有小小定功,这个境界就能突破,那不是作梦。

    所以,六道轮回是真的,不是假的。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5)



    6。 [天人送供养]

    「人有戒德者,感动诸天,天龙鬼神,莫不敬尊」,此句唐朝道宣律师的故事可以作证,这是真的,史传上有详细记载。

    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戒律精严,感动天人供养。

    他日中一食,毗沙门天王子每天中午送一钵饭供养,这真正是「感动诸天,天龙鬼神。」

    当时法相宗祖师窥基大师,他是玄奘大师的学生,也是位了不起人物。

    有一天窥基大师经过终南山,顺道拜访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听到这个消息很欢喜。

    窥基大师学问好,讲经说法一流,但是戒律不严,他以为窥基大师对於戒律疏忽,不太重视,所以他想以天人送供养来感化窥基大师。

    哪里知道谈话过了中午,也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

    到第二天中午天人又按时送供养来了,道宣律师就问:「昨天中午你为什么没有送供养来?」

    天神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满山都是护法神,我进不来。」

    道宣律师听了冒一身冷汗,生惭愧心,知道自己错了,小看了别人,高抬了自己。

    我们读《华严经》,知道真的入华严境界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窥基大师持戒比道宣律师清净,道宣律师持的是律仪戒,窥基大师持的是定共戒、道共戒,这两者不一样!

    窥基大师可以和光同尘,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戒行圆满了。

    道宣律师虽然持戒精严,还小看别人,还要做出样子来感动人,还有这个念头就错了,心不清净。

    所以,不是道宣律师感化窥基大师,而是窥基大师感化了道宣律师。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50)




    7。[公鸡往生]

    谛闲法师在温州头陀寺的时候,有一只大公鸡每天跟著大众一起念佛。

    有一天佛念完了,这只公鸡还在佛堂不走,香灯师要关门了,就赶它走。

    它跑到大殿当中,面对著佛像,叫了三声,站著死了。老和尚把它当作出家人一样,荼毗安葬在山後。

    这只公鸡前世一定是出家人,修行功夫也不错,临终一念之差变成畜生身,但是仍有灵性,还知道念佛。

    记得在台湾高雄小港地区,有一只狗也是每天跟著出家人上早晚殿。

    每次上早晚殿时,它到打三皈就走了,大概从前是这个庙里的住持和尚。

    以後被一个出家人发现,有一天把这只狗叫来训了一顿,「你现在是畜生,不是方丈,课诵没有做完,不可以离开。」

    训了一顿之後,果然就乖乖的等到课诵完了再跟大众一起离开。过了几个月之後就往生了,所以有人说它的前生是这个庙里的老和尚。

    它有灵性,修得还不错,为什么会堕畜生身?

    执著这个寺庙是他的,舍不得离开,所以只有投畜生道再待在这个寺庙里。

    这些故事我们听得很多,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32)



    8。[开悟]

    社会上,骗人的事情很多。

    十几年前,我在洛杉矶讲经。

    听说洛杉矶有五位年轻人开悟了,还是藏传的仁波切喇嘛为他们授记的。

    我到那边讲经时,他们也来听经。

    听完之後,也要我给他们授记,说他们开悟了。

    我说:「我跟你们讲老实话,我不骗你们,你们没有开悟。」

    他们非常生气:「活佛都给我们证明了,为我们授记,说我们开悟了。

    法师,你怎么说我们没有开悟?」

    我就说:「就凭你们这种态度,你们就没有开悟。

    开悟的人是这种态度吗?

    我再告诉你们,我没有开悟,你们来问我,要我给你们授记,可见得你们也没有开悟。

    你们开悟还会来找我吗?」

    有很多年轻人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依旧听骗不听劝,认假不认真。

    开悟是佛菩萨,不是凡夫,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都透出来。

    纵然还不圆满,也透出少分,这个世间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若是赞叹他就高兴,说不好听的话就生气,这是十足的凡夫,哪里是开悟的人?

    开悟的人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还把虚妄当作真实,哪里开悟?

    所以,千万不要听「这个人开悟了」、「那个人开悟了」,全是骗人的。

    他要是开悟,你可以试验看看,你狠狠的骂他一顿,看他生不生气;

    他要是还会生气,就没有开悟。

    你赞叹他,他很开心欢喜,也是没有开悟。

    八风一吹就动,这是没有功夫。

    小定都没有,何况开悟?

    真有定功的人,「八风吹不动」!

    那还不是开悟,而是有定,得定之後才能开悟。

    他连定都没有,哪里能谈得上开悟?

    这个世间,正如《楞严经》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节录自「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4-02)



    9。 [避风寒的方法]

    我的生活非常简单,早晨喝一点稀的果菜汁,中午吃饭,晚上一个苹果或一根香蕉。

    我的身体很健康,七十五岁没有生过病,所以心地清净自然就百病不生,这是表演。

    北京有一位刘大夫为我把脉,说我一点毛病都没有,只是有一点风寒。

    风寒是怎么得的?冷气吹得太多,他要我留心这一点。

    我本来就知道这个常识,所以我晚上睡觉决定不开冷气。

    那个地方很热,因此在睡觉之前开一个小时的冷气,房间凉了,睡时就很舒服。

    等睡醒之後,房间热了,也出一点点汗,这个很好。

    如果晚上睡觉要吹冷气,那是死路一条。

    这个常识是小时候老人教给我们的,睡觉的时候,连风扇都不可以用,因为睡觉时毛细孔完全张开,很容易受凉。

    所以,刘大夫告诉我,每天喝一点姜汤,把姜汤当茶喝,可以去寒气。

    这个方法很好,无需要用药。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9)



    10。 [七岁举钟]

    鸠摩罗什大师七岁的时候,到寺庙里玩耍,有一口很大的钟,他一下子就举起来了。

    放下之後想:「我才七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

    再举的时候,就举不动了。

    这就证明人在没有妄念时有本能,那种能力是无可限量的。

    中国古书记载,汉朝李广(飞将军)行军的时候,看到草丛里有一只老虎,拿起弓箭猛射过去,几乎整枝箭射穿了老虎。

    他下来一看,原来是块大石头,「我有这么大的力气吗?」

    再射一枝,就射不进去了。

    从这个地方也可以证明,把石头当作老虎时,能够一箭射穿;

    当他起了第二念,「它是一块石头」,就射不进去了。

    佛讲「一切唯心造」、「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是这个道理。

    (节录自「学佛问答」21-90-68)



    11。 [见性无不通达]

    在中国,众所周知的禅宗惠能大师,他不认识字,一生也没有读过经,也没有听人讲过经。

    可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很内行,佛门相宗、性宗也都通达。

    譬如,他没有听过《法华经》,法达禅师在他面前念《法华经》给他听,念到第二品方便品,他就告诉法达禅师:「不要再念了,《法华经》我明白了。」

    然後为法达禅师讲《法华经》,法达禅师因此开悟。这就证明,你要是见性,世出世间一切法无不通达。

    佛法可贵之处,佛法真实之处,就在此地。

    佛并不是要传授我们知识,佛传给我们的是真实智慧,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明心见性,这才可贵!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2)



    12。 [世浊多恶人]

    我们要想改善环境的污染,从何处做起?

    从人心改起。

    现在众生的心被污染的程度,绝不亚於地球环境的污染,我这个年龄在一甲子之前生长在乡下,自然环境是山青水秀,距离村庄大概一里路,前面就是白湖,白湖出产银鱼。

    小朋友在外面玩,采野菜,采树上野生的果实,非常好吃!

    现在的小朋友生活得很可怜,像养在鸽子笼一样,随著环境污染,这种天真烂漫的生活消失了。

    一些从中国来的同修,每天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吃三餐,吃的蔬菜口味与家乡不一样。

    我们家乡虽有污染,但很轻微,青菜还有蔬菜香。而都市的青菜很好看,但是味道不对,这才知道污染之严重。

    九0年代,我曾经到广州两次,本焕老和尚请我在光孝寺讲经,他招待我吃饭,素席很丰盛。

    我跟老和尚说这些素菜要浪费很多钱财,实际上并不好吃。

    他问我:「法师,你喜欢吃什么?」

    我说:「我喜欢吃青菜。」

    第二天,人工的料理没有了,桌上十个菜全是绿的,像菜园一样,那个味道真的不一样,我几十年在外国,没有吃到那么鲜美的青菜。

    外国的蔬菜用的农药很重,所以虫不吃,虫都不吃,人吃了不是要命吗?

    蔬菜有毒,米也有毒,稻米在制作过程里掺有化学药剂,所以米很漂亮,那个米也是虫都不吃的。

    所以,愈是文明先进的国家,染污愈严重。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3)



    13。 [吃亏上当,绝不糊涂]

    修行从自己本身做起,首先要学「能吃亏,肯上当」,吃亏上当,绝不糊涂,那是真实智慧,那是德行。

    往年,我在台湾「大专佛学讲座」教学,这个讲座的主持人是道安老法师,他对我很爱护,我对他老人家非常尊重。

    他教了我一招,非常希有难得,有一天我去看他,一走进客厅,他看到我说:「净空法师,你有没有看到刚才出去的蒋居士?」

    我说:「看到了,还跟他打了招呼。」

    他说:「他今天又来骗我了。」来骗钱的。

    我说:「你给他了吗?」

    他说:「给了。」

    蒋居士可能不知道老和尚晓得,实际上老和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被骗还是给他,这是德行。

    如果真的被骗那是糊涂、愚痴!

    到有一天蒋居士知道了,他会生惭愧心,会回头,我在道安老法师那里学了这一招。

    这一生不能回头,等来生;来生不能回头,等後生。

    佛家常言:「佛不度无缘之人。」

    往往佛菩萨与众生,结缘到多生多劫之後,缘成熟才能得度。

    这是教人了解修行人的智慧、慈悲,与接引众生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想像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们细读《高僧传》、《居士传》、《善女人传》,再看看历代修行人,真正有成就的人,他们一生的生活方式,处事待人接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教材。

    李炳南老师常常介绍我,学近代的印光大师,而莲池大师、_益大师,也都是我们学习的模范。

    (节录自「吃亏是福」21-124)



    14。 [说法要观机]

    说法是要让听法的人觉悟,目的就达到了。

    如果不善观机,不了解听众的根性,讲的法没人听得懂,这个法等於白说,这是法不契机。

    我刚出家,听一位老法师讲经,他真的是德高望重。

    有几位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财富的信徒,专门护持老法师,老法师对这些信徒也特别照顾。

    有一天,信徒跟老和尚一起在寺庙里吃饭,我也在座。

    信徒们提出来:「师父,你的经讲得太好了,我们听不懂!」

    老和尚笑笑:「我的经讲出来,你们要是听懂了,那还值钱吗?」

    这些人听到老和尚的话,赞叹得五体投地。

    以後我到台中,将这个情形向李炳南老师报告,李老师笑笑,指著我:「你们可不能这么做!」

    讲经让听众听不懂,你不就白讲了,你没有达到教学的目标。

    如果听不懂,就要发问,师道就是为学生授业、解惑,并非卖弄玄虚,谈玄说妙,这是错误的。

    这些道理,我们必须要懂得。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58)



    15。[初学人不能闭关]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

    他认识一位老法师,这个老法师修行很不错,可是到晚年堕落了。

    什么原因?

    年轻时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

    然後接受信徒们礼请,在都市建了一个道场,并做了住持,一下山,与五欲六尘接触就退转了。

    莲池大师提醒他,以善巧方便做比喻,他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

    他说,过去山居的时候养道,觉得很不错,以後一接触社会,没多久就被污染了。

    这说明住山不是初学人住的,初学人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就去住山、住茅蓬闭关,没有经过考验,好像修得不错,一出来就变形了。

    因此,住山、住茅蓬闭关是什么人?

    已经得定开慧之人。

    换言之,修行在何处修?

    在五欲六尘中修,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关关都要通过,真的外不著相、内不动心,不受诱惑,才有资格闭关;

    如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没有把握,还会动摇,还得好好去参学。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4)



    16。 [五品位往生]

    我们每天勇猛精进学习,为的是什么?

    为众生,不为自己;为自己,念佛就够了,学修无师、学锅漏匠就行了。

    为众生,要像智者大师所说的,为了教化众生、帮助别人,要处理一些繁杂的事务,但这对於自己修行当然有障碍,所以智者大师往生只是五品位。

    五品位是什么位次?

    「凡圣同居土」上中辈往生,品位不高。

    这是说菩萨有牺牲奉献的精神,正如地藏菩萨所说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可是菩萨为我们做的示范,这个牺牲奉献是有底限的、有标准的。

    什么标准?自己决定得生净土,品位低一点没有关系,但肯定往生。

    他还说,如果不为众生,自己依教修行,可以取得西方极乐世界,更高的品位。

    这种示现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善巧方便,是来勉励我们的,不是真的。

    说老实话,智者大师怎么可能生凡圣同居土?

    他一生讲经说法,我们看到他注解的经论,那是大菩萨的境界。

    在佛门,传说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应化再来的。

    所以,他的示现是权巧方便,旨在劝勉我们不应当自私自利,应当有牺牲奉献的精神,用意在此地。

    我们依照他的方法去学习,绝对正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品位,决定超过自己的意料之外。

    就像《法华经》的比喻,原来自己心目当中,只希望有一个羊车就满足了,没有想到得到的是大白牛车;

    智者大师的示现亦复如是,这是佛法常讲的真实教诲,我们要懂这个意思。

    (节录自《华严经》12-17-0612)



    17。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绝对不会暴露身分,身分一暴露,立刻入灭;

    身分暴露还不走就是招摇撞骗,绝非诸佛菩萨应现。

    譬如永明延寿大师,他是阿弥陀佛再来,但他身分一暴露,即刻入灭,这是事实。

    当时的国王是虔诚的佛教徒,发心设无遮大会,平等供养斋僧以修福。

    虽然是平等供养,首席还是以有德望的老和尚为上座,老和尚们正在彼此谦让时,突然来了一位不认识的和尚,好不客气的就坐在了首座的位子上。

    因为这是平等法会,国王也不好讲话,於是大家就这么坐下来吃饭。

    用斋毕,国王就问永明延寿大师:「我今天斋僧,有没有圣人来应供?」

    永明大师讲:「有。」

    他说:「什么人?」

    他回答:「燃灯古佛今天来应供。」

    国王高兴得不得了,说:「是哪一位?」

    他说:「就是坐在首座的那位邋遢和尚。」

    国王一听,赶紧派人四处打听,最後在山洞里找到了老和尚,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的耳朵长得很大,於是就称他作「大耳朵和尚」。

    找的人晓得他是燃灯古佛,所以磕头作揖後,恭恭敬敬。

    但他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

    说完就坐化了,这就是身分已暴露,所以坐化入灭了。

    大家一听,「弥陀饶舌」,那永明延寿大师一定是阿弥陀佛再来。

    燃灯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家,就赶紧返回去向国王报告。

    国王方才晓得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欢喜得不得了,立刻要前往拜见永明大师。

    这时正好有人匆匆忙忙来报信,几乎跟国王撞了一跤,他报告国王说,永明大师圆寂了。

    我们纵观佛教两、三千年来,多少佛菩萨应现於世间,一旦身分暴露了,无不是即刻入灭,这是真的;

    身分暴露了还不走,就是骗人的。

    所以,我在美国听说,这个人是什么菩萨再来的,那个人是什么佛再来的,说了又不走,很奇怪!

    佛门的规矩是身分暴露一定要走,我们才相信是真的;

    身分暴露还不走,肯定是假的,欺骗世人。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露相不走不是真人。

    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如是示现,让那些冒充的人不得其便,我们要了解。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20)



    18。 [摄持正法]

    有一年,我在台北大专讲座,开《了凡四训》的课程,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有一天,我遇到一位法师(年龄比我大,出家也比我久,我把他看作一位长者),他把我叫到身边,斥责了一番。

    这位法师说:「你在大专讲座开课,讲佛法就好了,为什么要讲外道的东西?」

    我说:「我没有讲外道的东西,我是讲佛法。」

    这位法师说:「《了凡四训》不是佛经。」

    我说:「你说的是这件事情!

    《了凡四训》虽然不是佛经,但是它有佛的法印印定。」

    他板起面孔很生气的说:「什么法印?」

    我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我一说出来,他脸红了,掉头走了。

    所以,懂得此理,我们心胸就开阔了,不但《了凡四训》可以包容,所有一切宗教经典所讲的,都是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所以哪个宗教不是佛教?

    哪个经典不是佛经?若心胸狭小,常常想与人敌对,就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83)



    19。 [法缘之由来]

    演培法师跟我是老朋友,我初到新加坡讲经时,有一天他请我在灵芝吃饭。

    我说:「老和尚,今天为何请我吃饭?」

    他说:「今天我有一件大事要向你请教。」

    我说:「不敢当!老法师,有什么事情?」

    他说:「你的法缘很殊胜,你能否教给我?」

    我说:「这件事情很简单。」

    他说:「如何做?」

    我说:「布施!」

    他说:「我好孤寒。」

    我凡是到一处地方讲经,与大众结缘的东西都无限制,只要你是参与法会的,愿意拿多少就拿多少,这让大众生欢喜心;

    你不肯布施,法缘从何而来?一定要跟大众结法缘。

    我在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喜欢请我去讲经,他们为何会请我讲经?

    所有信徒供养我的红包,我全部供养道场,一文不取,法缘是这么来的。

    如果我们到处收皈依徒弟,把红包全部拿走了,人家下次不请你了。

    所以,我们不要名闻利养,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我们之间没有冲突,皆大欢喜!

    (节录自「马来西亚欢送晚宴开示」21-88)



    20。 [团结]

    一九八三年,沈家桢居士邀请我去美国纽约讲经,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同桌有几位美国人,他们开玩笑的跟我讲:「现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跟过去不一样了。」

    我就洗耳恭听,哪里不一样了。

    他说:「从前西方人都以为中国人是野蛮人,没有开化的,现在我们晓得,全世界的人一个一个比,中国人最聪明,中国人第一。」

    他讲得的确是不错。

    後来他说:「两个两个比,犹太人第一;三个三个比,日本人第一。」

    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人虽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是不团结。

    他最後问我:「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不团结?」

    我顺口答覆他,我说:「这是上帝的安排。」

    他们是基督教徒,听我说这是上帝的安排,很惊讶!

    他说:「为什么这是上帝安排的?」

    我说:「中国人要是团结了,你们还有饭吃吗?」

    大家听了一笑了之!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10)



    21。 [莹珂法师三天往生]

    莹珂法师是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的好榜样,他的业障重、习气深,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所以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方法救他。

    这些同参道友就送一本《往生传》给他看,他看了之後深受感动,就关起房门念阿弥陀佛,念了三天三夜,感应不可思议。

    这是什么原因?

    生死心切,救命要紧,所以三天三夜不食不眠不休的念佛,果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

    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这十年当中你好好的修行,到你命终时,佛一定来接引你往生。」

    莹珂法师跟阿弥陀佛说:「我的烦恼习气太重,我控制不了,禁不起外面诱惑,这十年不得了,我要造多少罪业?

    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

    阿弥陀佛也就接受告诉他:「这样好了,三天之後我来接引你。」

    莹珂法师说:「行,三天不造业还能控制得住。」

    他把房门一打开,告诉大众,三天之後他要往生。

    寺庙的人对他很了解,他无恶不造,破戒犯规,三天岂能往生!

    但是看他的口气又不像是妄语,好像是真的,反正三天的时间不长,大家就等著瞧。

    到第三天,果然他请这些同参道友念佛给他送行,他真的往生了!

    证明《弥陀经》上所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能成功,一点都不假。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2)



    22。 [真有心学习]

    往年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师,那时我尚未出家,我跟他学习了一年三个月,之後到台北出家。

    李老师在台中住了三十年,学生有十几万人,他很感慨的说了一句话:「你们这些人跟我十几年了,没有学到东西,学到东西的人走了。」

    台中的同学跑到台北来找我说:「老师说你学到东西了,你学到什么?」

    我说:「老师没有特别教我,上课的时候,大家不是都在一起吗?」

    为什么我能学到,你们不能学到?

    我有心,你们没有心,我想学、肯学,你们虽然天天坐在那里,听得比我多,机会比我多,但你们当作是耳边风,听了没有落在心上。

    所以,不肯学的,天天在老师身边守一辈子,还是造作不善业,那是真正可惜了。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041)



    23。[不二法]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大师当年初到广州,遇见印宗法师。印宗在当地讲经,讲完之後,听众当中有两个人在争论。

    那时外面挂著幡,风吹著幡在动,有人说「幡动」,有人说「不是幡动,是风动」,两方面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

    能大师在当中插了一句话,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这句话说出来,两边都服气了。

    印宗听到之後,出来向他请教,然後知道他是第六代祖师,也就是黄梅传法之人。

    六祖那时尚未出家,仍是在家居士,印宗法师对他非常礼敬,向他请教:「你在黄梅住这么久,祖师平常说法对於禅定、解脱如何解释?」

    能大师回答:「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我们一般听到好像是所答非所问,可是印宗毕竟是老修行,听了之後就开悟了,这一句话把他点醒。

    (节录自「学佛的终极目标」21-87)



    24。 [有老师没有同学很难成就]

    虽然现代物质文明突飞猛进,但众生福薄,因为处处都是帮助人增长自私自利、贪镇痴慢,诱惑人争名夺利、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修学的环境糟透了。

    人在这种环境中,还能克服得了,要有相当的功夫。

    一般人确实无能力抗拒,所以修学环境不能不选择。

    而一个人的成就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同学。

    有老师没有同学很难成就,因无人与你切磋琢磨,研究讨论;如行路要有伴,彼此可以互相照顾。

    没有老师也不行,老师是指路的,有指导才能达到正确的方向与目标。

    路要自己走,所以要有好的同参伴侣。

    以前,我在台中有李炳南老师,还有六位同学,我们十年在一起,十年如一日。

    周家麟、徐醒民两位居士,都是我们六人中的成员。

    以前李炳南老师在台中办了一个「内典研究班」,这个研究班有六位老师八位学生。

    六位老师已经有三位不在了,现在还有三位,就是徐醒民、周家麟老师与我。

    师与友是我们修行成败关键之所在,所以修学的环境绝对不能疏忽。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25。 [选择法门]

    我在未学佛之前喜欢读书,所以接触佛教之後就非常向往教下。

    最初方东美先生曾经在上课的时候跟我介绍:「佛教有两门是世间非常希有的学问,一是佛教的性宗,一是佛教的相宗。

    性宗,以禅宗为代表;相宗,则是法相唯识。」

    所以,我刚刚接触佛教,对於这两门特别留意。

    以後我把工作辞了,那时有意出家去专攻教下的典籍。

    我跟忏云法师住茅蓬五个半月,忏云法师把净土法门介绍给我,那时我很难接受,因为我的兴趣不在此。

    他拿了三本书要我做科会,《弥陀经疏钞》、《弥陀经要解》和《弥陀经圆中钞》。

    这三经的科判是从莲池大师、_益大师、幽溪大师的注解中整理画成表解,再将经文系在科文下。

    科会做出来之後,我看到经典的章法结构、思想体系,生无量欢喜心,但是还没有意思去学。

    在山上,他教我看《印光大师文钞》正续二集,非常受用。

    对於净土的概念改过来了,从前轻视净土,《文钞》念了之後,不敢轻视了,晓得这里面有大学问,也有一点信心,但是还没有发心去学净土。

    我离开忏云法师後,去亲近李老师,李老师把净土的理论讲得很清楚,断除了我的疑惑,这才认真学习净土。

    所以,选择法门才能精进不懈。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在此祝愿大家, 福慧双修, 心想事成! Smile
    Bee
    Bee
    Admin


    Posts : 213
    Join date : 2012-01-12
    Age : 47
    Location : Singapore

    [故事说法]       Empty 在家篇

    Post  Bee Sun Apr 08, 2012 1:24 pm


    大家好!

    时间过得太快了。 一个漫长的周末就这样过去了。

    朋友问我, 你做了什么呢?

    我说, 我没有做什么。

    你看BEETRUTH, 几天都没有新的文章就知道了。

    在过去的四十八小时里, 我好像真的什么都没做到啊!

    善用了十六个小时好好的睡觉。

    那么三十二小时的一半做了什么?

    1。 约了好友去看了一场电影,吃午餐, 晚餐, 玩XBOX休息。
    2。 给太太准备了早餐, 午餐和晚餐。
    3。 到慈济去做义工, 午餐。
    4。 做家务。

    那么剩下的十八个小时做了什么呢?

    就是读了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故事说法!

    太好看了, 时间也过得太快了吧!

    不知不觉十八个小时就如十八分钟这样过去了。

    在此摘录了一些有启发性的在家故事为大家分享。



    1。 [土著转世]

    天地鬼神这些事情,虽然现在人都说是迷信,可是报章杂志上常有传闻。

    最近美国报纸上有一则消息,一位一岁的女孩,能够讲古老的印地安土话,这件事如何解释?

    她才一岁,说话还说不清楚,怎么可能会说古老的印地安语言。

    而且这个语言现在已经很少人懂得,全美国能懂这个语言的只有十几个人。

    后来发现她前生是美国土著转世的,这足以证明人有前生、后世,说明轮回是事实。



    2。 [乞丐父亲]

    人生在世,生活快乐、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这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

    我受戒时,得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师,他在戒坛上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道源老法师的家乡在苏北泰州一带,他做小和尚时,地方上有一个乞丐,后来儿子发了大财,但是父亲仍在外头讨饭,亲戚朋友对他都不原谅。

    他觉得没面子,就派人去把父亲找回来。找回来之后,想好好的供养父亲,哪里晓得这个老人不习惯,过了几天又偷偷跑去要饭。

    有人问他:「为什么?」

    他说:「那么多人侍候,真是受罪!

    我不想吃的东西,拼命拿来给我吃;

    我不愿意穿的衣服,拿来给我穿。

    我天天要饭,每一天游山玩水,我饿了就托一钵饭。

    晚上睡觉,随地而睡,我过的是真正的生活,过的是快乐、自在的生活。」

    这个人了不起,他有他的福报,他有他的享受,天天游山玩水,身上一文钱都不需要带,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晚上随便找一个破庙住下就行了。

    这个人懂得享受,懂得享福。

    实际上他是菩萨,乞丐里面的菩萨,乞丐里面的觉悟者。

    他表现的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过大自然的生活,跟大自然为伍。

    再回过头来看看他儿子做生意,他简直不耻,那不是人过的生活。离苦得乐,诸位从这里去想。

    所以,有钱有势的人是有福报,但是不懂得享福。

    吃要讲求吃,结果吃得一身是病。

    福报大的请护士日夜照顾,哪有健康人自在?

    那不是享福,真正享福是享受大自然。

    我们住在冷气房里也不是享福,大自然才是享福。

    所以,真实的福报是无忧无虑,无牵无挂。

    平常积功累德、断恶修善,不论走到什么地方,人家都欢迎你、都接待你,这才是真正的福报。

    样样都为自己是没有福报,纵然有钱,走到哪里,人家都瞧不起你。

    还有很多人要来绑票、抢劫,身心都不自在,出门都怕遇到危险,提心吊胆,那有什么福报!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9)



    3。[八载寒窗读楞严]

    我们在《影尘回忆录》里看到,_虚法师在没有出家之前,和一位姓刘的好朋友,也是一位学佛的居士,在一起读《楞严经》,就是「八载寒窗读楞严」。

    《楞严经》能否体会、能否有悟处,另当别论,但是八年读一部经,纵然没有悟处,也有了一点定力,就凭这点功夫,就能帮助鬼神。

    当时他们几个人合伙开了一间中药铺,有一天中午,没有什么生意,刘居士便在柜台上打瞌睡。

    打瞌睡时,出现的境界似梦非梦,但是又很清楚。

    看到两个人到店里来找他,这两个人是他的冤家,在过去为了债务纠纷打官司,他赢了,那两个人输了;

    输了以后,他们上吊自杀,事后他非常后悔,心里也感觉很难过。

    以后学佛,对因果就更清楚。

    看到这两个人不像有恶意,所以心也就比较平静。

    这两个人走到他面前跪下来,他说:「你们两个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这两个鬼说:「求超度。」

    于是他又问:「你们要我怎么超度?」

    鬼说:「只要你答应就行了。」

    他说:「好!我答应你们。」

    说完之后,便看到这两个鬼魂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这两个人走后,又来两个,一个是他过世的太太,一个是他过世的小孩,也跪着求超度。

    他点点头答应了,也看到他们踩着他的膝盖、肩膀生天了。

    什么仪式都没有,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由此可知,超度要有功夫,没功夫不行。

    不是念几遍咒、念几部经就行了,那个力量太薄弱。

    我们自己修行没功夫,要超度自己的祖先、冤亲债主,用什么方法?

    读经、念佛,但是数量要多。

    念一卷经的力量太小,没什么用处,要发愿念一百部经,这一百部经是为他而念的;

    念一千部经,这一千部经是为他而念的。

    这个有功德,而且力量很大。

    有功夫的,像刘居士一样,八载寒窗读《楞严》,这有定功,所以他念一卷经、念几声阿弥陀佛,就有这个力量。

    我们没有这个力量,只有念一百部、二百部、一千部,专门为他念。

    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七分功德,念的人得六分,他得一分。

    但是这一种为超度而诵经、念佛,一定要有期限。

    这一千部经,我要一百天念完,一天念十部,这样才行。

    不能说我给你念一千部,遥遥无期,想到就念,没想到就不念,那个没用处。

    这当中的道理,都在《地藏经》上。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22)



    4。 [不见他人过]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舜王的故事,他的父亲、后母及弟弟,一般人说这是最坏、最狠毒的人,可是舜没有看到他们的缺点,只认为他们对我不好,一定是我自己有过失。

    他不见别人过,只见自己过,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最后他的父母、弟弟心态都转变过来了,也对他很好。

    「家和万事兴」,家一和就感动邻里乡党,也感动当时的尧王将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也让给他。

    什么原因?人和。

    我们今天是只看到别人的过错,没有看到自己的过错,我们不是修普贤行。

    普贤行比大乘菩萨行还高,因为他看一切众生真的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哪有过失?

    都是自己的过失,是自己得不到父母欢心。

    从这个例子仔细思惟,我们喜欢批评别人,说实在话就是自己本身的过失,哪有资格说人家?

    到本身没有过失的时候,看到一切众生都是父母,都是佛菩萨。

    大乘《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不是比喻,是实的话,慈悲心是从这个地方生出来的。

    如何孝养、如何恭敬、如何对待,都是方便。

    所以,我们提倡修行的五个科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三福的前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根本。

    什么是佛法?

    最简单的答案,「孝亲尊师」就是佛法。

    因此,佛法彻始彻终就是修孝道与师道。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9)



    5。 [三世轮回]

    中国佛协刀述仁副会长到新加坡净宗学会来访问,在四楼阅览室,见到了澳洲的黄威龙同学,刀副会长问黄居士:「你学佛的动机是什么?」

    黄威龙的中文讲得很好,他在没有到中国之前,他作梦会听中国话、会讲中国话,这是很奇怪的事情,可能他前世是中国人。

    他的父母不是中国人,也没有到过中国。

    所以,他到北京去念书,很短的时间,中国的语言全部都学会了。

    我讲经他能听得懂,而且很欢喜。

    刀副会长讲这个如果不是讲前世,讲不通!

    人决定有前生,有前生当然就有后世,这些事情我们经历了很多。

    往年我在美国达拉斯,有一位蔡文雄居士,有一次他跟几个朋友开车回旧金山,结果走错了路,走到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在他这一生当中从未去过。

    车接近小镇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这个小镇很熟,是他住过的,他立刻能记起这个道路及里面建筑的状况。

    车开进去,跟他所说的完全一样。

    他非常惊讶,这一桩事情多年来得不到答案。

    他问我:「这到底是什么缘故?」

    我说:「大概你前生住在这个城市里,而且住的时间相当长,否则你不可能知道这个小城里面的状况。」

    他一想有道理。

    他还算不错,前生没做什么坏事,这一生又得人身,生意也做得不错,又能学佛。

    像这一类的事情,我遇到太多了,我自己本身也有好多次,到外国一个地区,从来没有去过的,一去突然感觉很熟悉。

    如果没有前世,怎么讲得通?

    由此可知,人决定有过去生。

    既有过去生,肯定有来生,因果通三世。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03及《了凡四训》19-16-11)



    6。 [心灵沟通]

    经上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有能力顺一切异类众生的言语,这个异类是指九法界有情众生,佛有这个能力随着众生言音起变化。

    这个道理很深、很难懂,一般称为「不思议境界」,它是事实。听说现在电脑逐渐能达到这个目标,于是我们对于这句话就更能够肯定,电脑能做得到,佛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不但是佛,现在一般人讲有通的人都可以做到。

    这个通是神通,神通从何而来?

    禅定。

    确实禅定功力到相当深度的时候,这些障碍统统都可以突破,彼此心灵能够沟通,没有障碍。

    说到此地,我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民国初年国学大师)在世的时候,曾经有一度被东岳大帝请去做判官。

    晚上天黑的时候他就去上班,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就回来,所以他日夜都忙。

    白天忙白天的事情,晚上忙晚上的事情,无法休息,所以那个差事也很累很苦。

    他曾经告诉他的朋友,在阴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各种人类都有。

    有人问他:那语言怎么办?

    都通,这很奇怪。

    各说各的言语,意思都能明了,一点障碍都没有。

    我们人间言语有障碍,还要找翻译;在阴间遇到外国人,不需要翻译,都能通。

    一九七七年我在香港讲经,住了四个多月。

    前面两个月讲经要找人翻译成广东话,后两个月他们听习惯,就不要翻译了。

    他讲广东话,我懂他的意思;我说国语,他也懂我的意思。我们交谈很方便,不需要经过翻译,大概就是这种情形。这是能随顺异类的言音。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1)




    7。 [痛苦快乐源于一念]

    往年我有一位校友到大陆去探亲,听说大陆同胞喜欢黄金,就买了很多戒子、项炼、手镯,准备送给亲戚朋友。

    进入大陆之后,在车上全部被扒手扒光了。

    他也没生烦恼,「我送给我的那些亲戚朋友,跟送给小偷没有两样,反正都是送人」,心开意解。

    亲戚朋友是同胞,小偷也是同胞,给哪个不都一样吗?

    念头一转,这个心多么自在,这叫福量。

    如果斤斤计较,「这是我的家亲眷属,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烦恼了;

    生烦恼,东西也追不回来。所以,学佛的人念头一转,多么自在!

    何况学佛的人都相信因果报应,因果通三世,「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谁定的?

    自己造作的业因定的。

    真的是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真正通达明了事实真相,才知道这个世间要想占人的便宜,没这回事情。

    说哪个人吃了亏,也没有这个事情。

    这一生我占他的便宜,来生他占我的便宜,就抵销了。

    这一生他吃了亏,来生我要吃亏。

    理事都清楚,我们的心就平静了,才真正懂得如何生活,处事待人接物。

    要与性德相应,万万不可与自己的烦恼习气相应;

    与自己烦恼习气相应,就是《地藏经》讲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真正通达明白了,这个人才不会造业,才不会造罪。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92)




    8。[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人生在世间,谚语常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我们选择生活环境的指标。

    哪个地方是好环境?

    这个地方的人和睦、和善、仁慈,不伤害众生。

    前些年我初到澳洲,听说澳洲人爱护动植物。修公路要砍树的时候,看到树上有鸟窝,这个树就不砍,要等鸟长大,飞走了再砍,有的时候等好几个月,我们听了深受感动。

    其他地方的人,认为这是公家的工程,都不会顾及这些。

    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观察,你就晓得那个地方的人有爱心,对动植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人?

    所以这个地方是好的生活环境。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44)



    9。 [自私自利不能往生]

    李木源会长带团到中国大陆去朝山、参访,这个团有一百多人,都是念佛人。

    结果在朝山旅途当中,看到同修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

    吃饭时,有人要选座位。

    会长说:「你为什么要坐那个位子?」

    他说:「这个位子安全,因为那边有人上菜、端菜、上汤,不小心就会把衣服搞脏了,这边不会。

    会长,你要坐到这边来。」

    会长说:「你决定不能往生。」

    上巴士,就先去占好位子。从这些地方看,都是不知道要照顾年岁大的人,自私自利。

    菩萨是把好地方让给别人,苦难自己来承当,这种人决定能往生。

    处处要占小便宜,这种人佛念得再多,肯定不会往生。

    我们常讲起心动念为自己是凡夫,起心动念为别人是菩萨,迷悟就从这里看。

    李会长样样走在人后面,处处为别人,他赢得广大群众对他的尊敬。

    处处想到自己,占到有利的地位,把别人挤下去,虽可得利于一时,但是轮回三途的日子就有得过了。

    能在这一生当中,处处让别人,处处走在别人后面,眼前看好像是吃亏,将来决定得生佛国。

    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懂得这个事实,要能原谅一切人的过失,不要去责备别人。

    说实在话,我们没有资格责备别人,为什么?

    我们自己本身有过失,本身没有过失才可以责备别人。

    谁没有过失?

    佛没有过失,所以菩萨见人都谦虚。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他还有惭愧心。

    到如来果地才没有过失,可是诸佛如来都非常慈悲。

    我们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去学习。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31)



    10。 [放下欲望是真快乐]

    美国人与中国人比较,美国人物质生活确实比中国人好,他们有很舒适的居住环境,生活全都是电气化的设备,出门都有汽车代步,每一个家庭都有庭院、花园。

    我第一次陪韩馆长回到祖国时,在大连的乡亲父老问起美国的生活,个个都投以羡慕的眼光。

    可是我告诉他们:「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你们!」

    他们都非常惊讶,问:「为什么?我们出门骑脚踏车,住的房子破破烂烂,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能跟美国人比。」

    我说:「请问你们哪一个人是负债过日子的?」

    大家彼此看一看,一个都没有。

    美国人的生活统统是赊帐赊来的,买房子、买车、家庭用具,都是向银行贷款,从生下来就负债,到死都还不清,来生还要还债,这种精神压力多大!

    每天拚命工作,就为了还债。

    中国人虽然辛苦一点,不负债!

    每天放工之后,几个人在自家门口,摆一个小桌子,吃花生米、喝老酒,优游自在,美国人哪有这种享受!

    所以,要晓得真正的快乐是放下欲望。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111)



    11。 [随缘得大自在]

    饮食愈简单、愈少,对身体愈好,瘦一点没有关系。

    中国古人常讲:「有钱难买老来瘦」,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很瘦,他活到九十七岁,身体健康。

    从哪里看得到?

    爬山。

    他和很多年轻人一起爬山,他走在第一个,他走到山顶等了好半天,才有一个人上来。

    所以,吃的东西太多太好,身体很重,上山很吃力。

    他居住的环境只有十五坪,很小的一个房子,一生就住在那个地方。

    生活随缘,绝不攀缘,别人供养他的东西都拿出来供众,自己没有丝毫享受。

    我们看了他十年,十年如一日,他不是装出来的,已经养成一种生活习惯。

    所以,一切都随缘,就得大自在。

    一切为众生,决定不为自己。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2)



    12。 [算命]

    有二位从新加坡来台湾做生意的年轻同修,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最近接洽了一批生意。

    他偶尔在马路上看到有人卜卦,就卜了个卦,他说他做这笔生意不赚钱,因此心里起了疑惑,来问我怎么办?

    如果不赚钱的话,从新加坡往返台湾一趟就空跑了。

    我就问他在哪个地方卜卦的,他说在马路上有一位瞎子给他卜的,他说卜了之后心里很不安,七上八下。

    我就告诉他,你既然学佛了,就要心地清净、正大光明;

    既然有这个机会做生意,就不要听信那些。

    命虽是有的,但命可以转,只有愚人才会被命运束缚。

    一个人修行人若还被命运造化束缚,他还有什么能耐?

    学佛的人就是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

    所以,我教他要发大心,要发善心,规规矩矩、本本分分做生意,赚了钱之后,抽一些出来多做好事,遇到苦难贫穷的要布施援助,行菩萨道,做个真正如经上所讲的菩萨商主。

    至于占卜算命看相说的,都不必理会,决不受他干扰。

    他听了我这几句话,有信心了。

    所以,佛法是心地法门,唯有心能转业,唯有心能造业。我们是用心来造业,还是用心来转业?

    完全在自己的一念。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



    13。[两足尊]

    曾经有一个外国人,到台中请教李炳南老师佛法的道理,旁边有人翻译,这个外国人听了摇头,不满意,好像李老师讲的都不对。

    这个外国人正好拿着一本书,李老师说:「你拿的这是什么书?」

    原来是英文版的《佛学辞典》。

    李老师明白了,是他讲的不合乎辞典的意思。

    于是李老师就问他:「两足尊如何解释?」

    他从辞典查出来说:「佛有两条最尊贵的腿。」

    李老师摇摇头说:「我讲的你不满意,你讲的我不满意,不必谈了。」

    从字面意思,「两足」是两条腿,「尊」是尊贵,最尊贵的两条腿,这就是粗心大意,依文解义,把佛法的意思解错了。

    「两足尊」,足是圆满,两足是指智慧与福德圆满无缺,因为佛陀具足了圆满的福德与智慧,所以最尊最贵。

    因此,学佛一定要深究其真义,万不可望文生义,错解佛义。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



    14。 [风水]

    香港凤凰电视台这一栋建筑,大概为了内部交通方便,楼里面做了一个楼梯,所谓是楼中楼。

    听说有一位看风水的看到之后,说这个风水不好,住在这个地方会破财,留不住人,于是他们就请了一尊密宗的佛像放在楼梯口,说这样风水就转过来了,会聚财,能留住人。

    真正明理的人,晓得这种建筑结构关系不大,主要在住在里面人的心、行为。

    如果他的心正、行正,自然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

    如果他的心术不正、言行不正,就有魔来护持他,那就属于魔境。

    魔与佛不在外面,在自己一念之差,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佛家供奉这些佛像的用意在表法,是教导我们念念要觉而不迷,时时要觉而不迷,在一切人事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之中,都要保持觉而不迷,就入佛境界。

    一念迷而不觉,就堕在魔境界里面。

    外面境界有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因为境随心转。

    有许多同修来问我:「法师,到底人有没有命运?有没有风水?」

    我的答复:「有。」

    为什么有?

    因为你执着有,你相信有,它就真有。

    如果你没有这些妄想、分别、执着,你问我有没有?

    我告诉你:「没有。」

    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完全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妄想、分别、执着,我的答复是看着你的心态来说话。

    这在凡夫境界里面是有作用的,虽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那不是凡夫境界,凡夫总是把虚妄的境界执着以为是真实,错就错在此地。

    如果真正契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已经入佛境界,佛境界是无障碍的境界。

    《华严经》上,清凉大师给我们讲解「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佛境界。

    到无障碍的境界,命运、风水都没有了。

    如果有这个东西,这就是障碍。

    心造法界,念变法界,念头能改变法界,这才是正理,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

    节录自「善财童子参学报告」12-38-02)



    15。 [教书堕十九层地狱]

    对于佛的教诲,佛经里面的道理,修学的方法,果地上的境界,没有搞清楚,就免不了怀疑,甚至于不能接受,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总的原因,老师没有把你教好,没有尽到责任,「教不严,师之惰」。

    老师要是没有尽到责任,会堕十九层地狱,这个故事是从前李炳南老师常讲给我们听的。

    他说,从前有一位大夫(我们称医生为蒙古大夫),看的病人都死了,以后堕地狱,被阎王判堕十八层地狱。

    他天天喊冤枉:「我是好心,我的医术不行,我是误杀,不是有心杀的,不应该堕十八层地狱。」

    在那里又哭又闹又跳。跳的时候,听到下面有声音说:「老兄,你不要跳了,灰尘都落到我身上。」

    他想:「难道底下还有十九层吗?」

    他说:「是!我在十九层。」

    他问:「你是做什么的?」

    他回答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误人子弟,比庸医杀人的罪还重,这不能不负责任。

    你没有教好,没有带好,决定脱不了关系。

    但是亲近一个好老师,自己要是好学生,师资道合,才能成就。

    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学习的态度,遇到好老师,老师对他也没法子教,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你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真正好老师会全心全力指导你,这在佛门称为「法器」。

    你有条件接受圣贤大法,他不会舍弃你;他要是没有尽到责任,就要堕十九层地狱。

    如果做学生的不具备这个条件,老师就没有这个责任,他不会造这个罪业。

    所以,学生要找好老师,好老师也要找好学生,这个缘真是可遇不可求,强求不得。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4-10)



    16。[没有中将的命]

    在早年,有一位做军官的朋友告诉我一桩事情,他有另外一个朋友,当时是少将,准备要升中将了。

    此事,总统已经批准,但是命令还没有下达,这个消息已经走漏了。

    他这个朋友很高兴,请了一些老朋友吃饭、庆贺。

    在吃饭的时候,大概酒喝多了,就死在餐桌上了。

    这就是他只有少将的命,没有中将的命,所以中将就把他压死了,这是没福。

    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丝毫都不能勉强。

    所以,不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争来的,那些手段都是造罪业,而所得来的,还是命里所有的,冤枉不冤枉!

    《了凡四训》将这些道理与事实真相讲得非常透彻。

    所以,古人云:「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就是说明因缘果报的事实真相。

    你真正通达了,心里没有一丝毫的妄求,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慈悲的,这是积福积德。

    (节录自「挽救社会人心系列」24-12)



    17。 [一家人生死自在]

    佛菩萨的示现,在中国历代典籍里记载不少,无论是应化出家,或是在家居士身分,或是宰官身分,都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唐朝的庞蕴居士是一位大富长者,一家人修行证果,这是在家菩萨为我们示现的。

    他学佛「见理智成」,即禅宗讲的明心见性。

    他把家里的财物装在一条船上,船划到长江中心,把船打破,沉到江心,统统都不要了。

    他这个举动,实在是留一句话给后人。

    当时人问他:「庞先生,你这些财物虽然不要了,何以不拿去救济贫苦?」

    他说:「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几个人懂得无事?

    他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每天编草鞋,卖几文钱,没有丝毫牵挂、累赘,得大自在。

    所以,有钱是累赘,还要想着钱怎么用,这多麻烦、多操心!

    他教我们这一套,特别提醒我们。

    身心没有一丝毫负担,生死自在。

    他想走了也不说出来,跟他女儿讲:「你去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

    那个时没有钟表,所以要看太阳估计是什么时辰。

    他的女儿知道父亲想往生了,就在外面张望了一下,回来告诉他:「还早!」而女儿自己在外面站着往生了。

    庞居士看到说:「这个丫头害我要晚几天走,还要给你料理后事。」

    所以,女儿聪明,知道父亲要走了,她就先走。

    这为我们说明,放下之后果报如是,得大自在,这样的人是真正信佛,完全回归到自然,完全回归到自性。

    这些当然都不是普通人,而是菩萨再来的,不用言教,为我们表演一家人生死自在,说去就去,一点_碍都没有。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2、0807)



    18。[看藏经往生]

    净土法门实在是难信,不但初学的人难信,有些出家久修的高德也难信,甚至于许多事实摆在面前还是难信,这是真的难!

    有一次我在香港讲经,讲经的场所是中华佛教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天台宗近代的祖师_虚老法师创办的。

    _老已经过世了,现在的馆长是畅怀法师。他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但是他跟我说他不太相信净土,所以他几十年的修学并没有着力在净土法门上。

    他住的精舍里面供的是释迦牟尼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没有西方三圣。

    后来,他生病了,就临时找一张西方三圣纸画的像贴在佛龛的前面。

    何以到临危之时他相信净土法门了?

    他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居士八十多岁,到图书馆来借经看,大概家离图书馆不远,每一次都走路来,并带一个手杖。

    这一次他借了一本藏经,并跟畅怀法师说在一个月以后的某天,请他派人去取,因为他要走了,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到那一天,图书馆派一个人到他家里去取藏经,去的时候看到他正在看书,他说:「你来的这么早!」

    那个人说:「你说今天来取藏经。」

    他说:「我是说今天,但没有叫你这么早来,我还要看。」

    那个年轻人也不敢搭话就回去了。

    两天后再去取时,他家里的人说,你走了之后,过了两个钟点他就往生了。

    如何往生的?

    看藏经,眼睛一闭就往生了。

    畅怀法师说真正不可思议,这个老人没有病,一个多月以前就预知时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这才死心塌地的念佛了。

    (节录自《阿弥陀经疏钞演义》1-2-327)



    19。 [依法不依人]

    世尊在入灭之前,知道末法时期的众生没有慧眼,无能力辨别真妄、邪正,因此特别开示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法是经,你修学依哪一部经,自己所修学的就依这一部经典为准则。

    因为一切经都是佛说的,佛说的一切经都是圆满的,法法圆融。

    但是,世间人没有真实智慧,心不圆满,有偏陋执,孤陋寡闻,执着自己的成见,往往看到佛法是冲突的,互相矛盾的,互相抵触的。

    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大学有一位考古学的严教授,他告诉我佛法有矛盾。

    我说:「什么地方有矛盾?」

    他说不说别的,他读过《金刚经》,《金刚经》从头到尾,就像两桶水一样,倒过来、倒过去,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自相矛盾。

    这是大学教授,还是有名的教授,我听了笑笑,那个时候他是长辈,我才二十几岁,不好意思跟他辩。

    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尚且是如此之知见,何况等而下之的人?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9)




    20。 [闻到异香]

    一些初学佛的人闻到异香,见到光明,这是感应。

    有些同修来告诉我,初学佛时好像常有这些感应,现在很多年没有了,是不是退心了?

    不是的。

    如果常有就不是好境界,那是魔境界,不是佛境界。

    佛境界决定不是常有,必要的时候才给你明显的感应。何以初学佛时常有?

    那是增长你的信心。

    我在初学佛时,也遇到很多次,三年间应该有十几次,我闻到檀香,可是附近两、三里路的范围,都没有人烧香。

    刚开始学佛,展开经本读经就有异香;

    以后学佛的时间久了,早晨在佛像面前烧一炷香,拜三拜也有感应。

    有一次在美国达拉斯,有五、六位同修,夏天晚上在院子里乘凉,聊天谈佛法,忽然闻到异香,从未闻过的,时间约有五分钟之久,五、六个人都闻到。

    那时我不在美国,他们打电话来告诉我这件事情,而且附近没有人烧香,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感应,一是你有感,佛菩萨有应;

    另一种是天神刚好经过,看见你们在念佛,讨论佛法很欢喜,所以在那里合掌致敬,他这一停留,你就闻到香气,这是小的感应。

    佛家常讲「诚则灵」,关键在我们的诚意,如果有真诚心求法,「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你有诚意求佛,佛菩萨就有感应,必然化现其身来帮助你开悟,帮助你解决疑难。

    这种事情常有,在中国、外国也常听说。

    凡是遇到佛菩萨都是缘很殊胜,你感的力量强,佛就很明显来应。

    另外一种是善根成熟,善根发出来的感像电波一样,虽然不是很强,自己也没有觉察到,但佛菩萨接收到也能起应,为你做入佛的因缘,增长你的信心。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3)



    21。 [带业往生之风波]

    过去我在美国的时候,美国佛教界掀起了一个风浪,说:「念佛,带业不能往生,消业才能往生」。

    因为他们查《大藏经》,上面没有「带业往生」的字样,这个风浪闹得很大,许多念佛人的心都动摇了,连学佛几十年的周宣德老居士都怀疑。

    我到洛杉矶时,他到机场来接我,他说:「法师,我念佛念了这么多年,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怎么办?」

    我说:「带业不能往生那就算了,不必去了。」

    他听我这么一说,整个人愣住了,半天不说一句话。

    我看他的样子很可怜,于是又进一步解说,我说:「《大藏经》中虽然没有说带业往生,可是经中明白的讲到四土三辈九品,有没有?」

    他说:「有。」

    我说:「这就是带业往生的根据。」

    为什么?三辈九品是众生带业多少不等,而形成的差别。

    如果不带业,大家都平等,哪来三辈九品?

    三辈九品的差别,就是十方往生者,带业不等的果报。若不能带业往生,则西方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孤家寡人。

    为什么?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一品生相无明还是业!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不能去了,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人,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做什么?

    周老居士这才听明白了!

    经文虽然没有说到「带业往生」,但意思圆满具足。

    因此,学佛贵在能会通,佛说法字字句句都是大圆满,我们凡夫粗心大意看不明白。

    如果再有偏见、陋执,鸡蛋里挑骨头,不但害自己,也害了许多众生。疑惑如来正法,这是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这个业造得重!

    造这些罪业的代代都有,不足以为怪,尤其在现前社会环境之下就更多了。

    所以,佛教导我们,学佛要亲近明师,专信不犯。

    真正能亲近明师,专信不犯,就证明我们确实有善根福德,遇到老师是因缘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了,岂有不成就的道理!

    若自己不能细心观察体会,轻信别人的谣言,就是自己善根福德不足,错在自己,不能怪人。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18)



    22。[隐士]

    早年,我未学佛之前,喜欢读历史,《二十五史》中有「隐逸传」,初看之时还很迷惑。

    历史记载的人物,都是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青史垂名,而隐逸中所记载之人称为「闲人」,对国家、社会无任何贡献,为何为其作传?

    学佛以后才明了,因为他们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而能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如诸葛亮,如果不是先主三顾茅庐,他还是隐士,自己种几亩田,每天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游山玩水,过着隐逸的生活,这是会享福。

    学佛后我才明白,他是我们社会最好的典型、模范,他并不是没有本事、能力与人争,而是用身体力行,来教化社会「不要去争」。

    隐士就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如果人人皆能守此原则,则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也许有人反对,这样的社会不是永远没有进步了吗?

    其实这个社会是以非常平稳缓和的速度在进步,世人永远是幸福的。现在大家鼓励竞争、斗争,斗得头破血流,得到什么?

    细细想来,过隐逸的生活有其道理!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23。 [魔说法]

    《楞严经》的第九卷下半一直到第十卷,这一卷半的经文相当长,都是讲五十种阴魔。

    我跟李炳南老师学习《楞严经》,他特别教导我们说,魔的伎俩高明,他也会讲经说法,也会讲如来正法,但是,一百句话里面,有九十九句是正法,只有一句是邪法。

    如果你跟他学,你完全不能觉察,就跟他去了。

    那一句邪法这么厉害吗?

    老师举个比喻说,在茶杯里面盛醍醐,醍醐表示纯正之法,在这里面加一点点毒药,你喝下去就会要命。

    因此,一句邪法就能把你的法身慧命断了,魔说法高明,不能不佩服。

    若没有真实的智慧,如何能辨别?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6)



    24。 [清净梵音]

    我在美国几个大城市,参观日本人建立的道场,而美国人建的道场,多半学习日本。

    日本人比中国人在语言上占了便宜,所以,美国佛教百分之九十,是日本佛教。

    他们在美国建立道场,大多数都是禅坐,进入禅堂一句话不说,给你一个蒲团,依照禅堂规矩坐禅,把所有一切念头统统放下,这对于美国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生活很紧张,若能在一个星期,有一、两次到禅堂,来坐几个钟点,轻松一下,他们非常欢喜。

    我问一些参加静坐的美国人,他们都非常欢喜,不说法,不讲经,一门深入。

    念佛堂的效果亦同,念佛堂只有一句佛号,音韵念得非常优美,让你听起来很舒适,这是梵音、清净音。

    之后,我们将念佛机带到国外,常常放在身边听,有很多人听到之后很欢喜来问:「这是什么音乐?」

    他很喜欢,我们就送给他。他把它当音乐来听,他说这个音乐听了心很静、不烦躁,这是真正的梵音。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23)



    25。 [粗茶淡饭保平安]

    现前社会每个人生活压力非常沉重,心理压力、精神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压得真的是喘不过气来。

    这么沉重的压力,身体如何会健康?

    怎么会不出毛病?

    所以,身体常常感到不适,常常感觉有病痛,这是当然之理。

    只有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的人,身体、精神毫无压力,他得轻安、轻松,他的生活随顺自然,当然健康长寿,健康长寿的秘诀就在此。

    诸位细想,人生在世能享受什么?

    充其量不过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还能有什么享受?

    你有钱,也不可能一天吃三十餐,所以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么一点点。

    然后你有没有想到,你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真的是冤枉操了心!

    为何如此迷惑颠倒?

    为何不觉悟?

    而菩萨明了、觉悟,所以他不为自己,因为自己的生活太简单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台北讲经,讲完之后坐计程车回去,计程车司机跟我发牢骚,说钱很难赚,生活很辛苦!

    我问他:「一家有几个人?」

    他说:「三个人,夫妻两个、一个小孩。」

    我就跟他讲:「你在生活方面处处要跟别人争,你就活得很辛苦;你要是不跟人争,你就活得很快乐!」

    他说:「为什么?」

    我说:「现在市场花样很多,日新月异,你要向它追求,当然很辛苦。

    你要是看破了,譬如你家里一个电冰箱好好保养使用,应当可用十年。不管它出什么新花样,都不理会,等冰箱用坏了,再去买一个。

    不要看到新样子来了,又要换一个,你不是天天在替他赚钱吗?

    一件衣服好好的穿,也能穿个十年、二十年,所以,你十年、二十年不要买衣服。

    家具选坚固的,中国古时候的家具,讲求要使用一百年,房子建筑,要使用三百年。

    因此,你的心是定的,不去追求,日子就好过了。

    他听了有一点觉悟。

    他说:「对!法师,你讲的是有道理!」

    我说:「你天天跟人家争,譬如衣服,人家穿这个花样,你穿的不时髦了,不敢穿出去,怕被人家笑话,你要追求时髦,你会累死,日子过得很辛苦。

    你要是为自己活,自己有主宰,清心寡欲,日子就很好过了。

    你开计程车,开一天赚的钱,一个星期就够用了。

    你一个月工作一个星期,有三个星期可以放假,多自在!」

    人在享福,何必那么拚命?

    你到底为谁拚命?

    实在讲都是为了妄想分别执着,冤不冤枉!

    所以,谁会享福,谁懂得享福?

    佛菩萨觉悟的人懂得,迷惑的人一天到晚在追求,那是可怜悯者,有福不知道享。

    我记得过去还教过一些同修,他们工作的环境、收入都不错。

    我跟他说:「你工作一年,能不能吃三年?」

    他说:「差不多。」

    我说:「好,你工作一年,三年休息不要工作,你的生活能过得去了,这三年就老实念佛。三年之后,钱用光了,你再去工作。」

    他说:「我怕找不到工作。」

    我说:「你念佛三年,感应不可思议,佛菩萨一定给你安排很好的工作。

    你再去工作一年,大概就可以七年不要工作了。你能否相信?」

    真正理解就相信了,才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粗茶淡饭保平安,平是平静,安是安稳,这其中有真正的自在幸福,真正是生智慧不生烦恼。

    我们要把时间、精力,用在找真的东西,真的东西是佛法,真的东西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灵性,这是真的永恒的,不会随身体、世界消灭。

    所以,真正聪明人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境界,决不是提升物欲的享受,提升物欲享受是往下坠落。

    提升灵性,提升智慧,提升境界,这个提升永无止尽,一直要到究竟圆满的佛果。

    成佛之后广度众生,众生无边,我愿无尽,这就对了,这完全契入佛菩萨的境界。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26。 [以身作则]

    早年我在台湾的时候,曾经有一位中学教师告诉我,他的大女儿念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从书店买了一本书,回家去教训她的父母说:「你看看这一条你犯了,那一条你也犯了。」

    令父母非常难堪。

    我说:「你是做老师的,你首先不能犯过,学生才不会指责你。你自己言行不一致,不但学生会指责,连女儿都指责,你如何应付?」

    他听了非常感慨!

    现前社会,这种风气愈来愈盛,许多人对于儿女的教学都无可奈何,这是社会的危机、灾难的萌芽。

    因此,教育儿童是世界和平、安定、幸福的基础,我们要格外重视。所以,学佛的同修必须以身作则,从「善护口业」做起,决定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纵然处处吃亏也没有关系,因为「吃亏是福」。

    你在吃亏、忍让里,修忍辱波罗蜜,修禅定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才能修成功。

    唯有能忍,随顺佛菩萨教诲,断恶修善,纵然现前你的儿女、学生不听话,时间久了,他会省悟,想想从前老师、父母的教诲,对自己有真实利益。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祝愿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 开心的过日子。 开心也一天, 不开心也一天。

    让我们快乐的过着每一天吧! 心想事成! Smile
    Bee
    Bee
    Admin


    Posts : 213
    Join date : 2012-01-12
    Age : 47
    Location : Singapore

    [故事说法]       Empty 积德篇

    Post  Bee Sun Apr 08, 2012 1:47 pm


    大家好!

    让我们继续来分享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故事说法!

    这一次的题材提到了如何积善的分享。



    1。 [舜王捕鱼]

    舜王年轻时,有一次在家乡看到一群人捕鱼,有年轻的、有年老的。

    鱼多的地方都被年轻人占去了,老人斗不过年轻人,也不愿意争执,就到比较远的、鱼少的地方去工作。

    舜看到这种情形,他也去捕鱼,实际上他的目的不是捕鱼,而是去感化这一群年轻人。

    年轻人中也有几位会礼让老人,他就赞叹;

    有些横行霸道,他也不说,隐恶扬善。

    过了几年,那些顽固不灵的人都被他感化了。

    可见只要以真诚心,假以时日,没有不能感化的。

    如果不能感化,就要问自己,是否智慧不够,耐心不够,方法不够巧妙。

    不要说人能感化,就是蚊虫、跳蚤也都会被感化。

    印光法师传记里记载,印光法师住的房子里没有蚊虫、跳蚤,即使别人住的时候有,他去住就没有了。

    老和尚一生从不伤害蚊虫、跳蚤,也不把它们赶走,而是以此为鉴,生惭愧心,精进修学,修清净心,修慈悲心,以德行来感化。

    他到七十岁之后,感化了这些小动物。所以,蚊虫、跳蚤都能受感动,人哪有不受感动之理!

    (节录自「金刚般若研习报告」9-23-019)



    2。 [与小动物平等相处]

    有一位同修是管理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球场有很多小虫、蚯蚓,但是球场的主人丹斯里李金友居士一再嘱咐不可以用农药,不可杀生。

    他说:「我总是尽量去做,但有时不得已,还是要杀生,也不敢告诉李居士,怎么办?」

    我教他要与这些蚯蚓、病害虫加强沟通。那个山很大,球场旁边的树木花草很多,你要叫那些虫搬到那边去,不要进入球场。能否做到?

    能!

    做不到,则是真诚心不够。

    诸位要知道,这些小动物都通人情,你爱护它,它也爱护你;你帮助它,它也帮助你。

    我们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

    为什么你赶不走这些小虫?

    首先,你对待它不平等,「我是人,你是虫」,它不能接受这种态度。

    你要把它看作朋友,看作家亲眷属,真诚心爱护它,它会受感动。

    不但动物有灵性,花草树木都有灵性,石头瓦砾也有灵性。

    为什么它们会有灵性?

    《华严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无情」包括植物、矿物,都是一个法性变现出来的,怎么会没有灵性!

    我们要把「杀生」这个念头从内心里拔除,才能真正做到自利利他。

    我们把烦恼从根本上拔除,我们的智慧就开了,自然就明了对人对事对物应当用什么方法与态度。

    然后展开经卷,你就能懂得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09)



    3。[放生]

    早年我们在台北放生,有一次曾经邀请道安法师一起参加。

    我们在上游放生,下游的人在打鱼。

    有同修看到就向老和尚报告,老和尚说照放。

    我们放生是修我们的福,他打鱼是他造业,我们并不是放了故意给他打。

    所以,各人造各人的业,各人受各人的报。

    不能看到有人打鱼就不放生,这就把我们的一点善念善行全都送掉了。

    所以,做事要有定力,才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092)



    4。 [善因善果]

    宋朝曹彬是一名武将,下江南不冤杀一个人,这个很不容易!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武将善终的不多;

    曹彬不但善终,子子孙孙都很好,这就是他懂得积功累德,爱惜人命。

    虽然他一丝毫不妄求,仍然享高官显爵,这是后世应当效法的。

    规规矩矩的做人,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如理如法,这是积功累德,这才是善因善果。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21)



    5。[上品十善生天]

    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大概六、七岁时,我们同一个村庄有一个大户人家,他们家的老太太过世的时候,我也在场,印象非常深刻。

    老太太临走的时候,让她的媳妇给她梳头、换衣服,整整齐齐,把家里事情样样交代清楚,她就走了。

    她到哪里去?

    这个人是善人,一生做好事,决定生天。

    我那时看到人走得这么洒脱,一点痛苦都没有,在神智、精神上决定看不出这个人要死。

    以后学佛,想到这个老太太很可惜,没有机会遇到佛法;她要是有机会遇到佛法,决定往生西方。

    从前社会上品十善的人很多,常常可以见得到,现在很少了。

    他们死的时候,瑞相非常希有,预知时至,只是可惜没有遇到佛法。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18)



    6。 [安分守己]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夜晚听到房门外有声音,于是点起蜡烛,问:「你到底是鬼还是狐狸?」

    外面的声音说:「是狐狸也是鬼。我本来是狐狸,被我的同类害死了,我现在是狐狸鬼,所以说亦狐亦鬼。」

    这个人不怕,继续问:「你为什么不到城隍土地那里去告状?」

    狐狸鬼说:「我不敢去,去了也没用处。」

    这个人又说:「你同类把你害死了,为什么告状没用?」

    狐狸鬼说:「狐狸要修炼成人要炼丹。

    如果这个丹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炼成,任何人也抢不去;

    如果是曾经伤害过很多人的性命才炼成的丹,别人就可以抢去。我这个丹是过去采阴补阳,害死了不少人而炼成的,我要是一告发,自己的罪业就不得了,所以我不敢去告状。」

    这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跑到这里来找我?」

    狐狸鬼说:「你的阳气很盛,希望你搬远一点,我们彼此不相妨害。」

    这个人第二天就搬到外面一个房间,与他隔远一点。

    纪晓岚对这一段故事的评语,说得很有道理。

    真正是自己修成的,这是自己的福报,别人夺不去;

    用其他手段抢来的,不是自己修的福,别人能抢去。

    因此,这个狐狸不守本分得来的,还是会失去;

    自己守本分苦练成的,则不会失去。

    我们想想,这个世间有多少确实是安分守己得来的财富,真的不容易失去,他的福能享一代、两代、三代。

    如果他是用种种欺骗的手段得来的财物,固然得到很多,来的快也去的很快。

    (节录自《弥陀经疏钞》1-2-148)



    7。 [真诚心得大福]

    我劝勉同学们,福报现前决定不要享受。

    为什么?

    过去生中所修的福报很容易享完,享完以后怎么办?

    我们仔细观察,社会上富贵之人,今天拥有这些富贵都是前世所修的善因;

    可是一享受就不再修善。纵然他也做一些慈善福利事业,这都是一些小善。

    如何知道是小善?

    《了凡四训》有一个小故事,有位家境清苦的女子,身上仅有两文钱,拿来供养三宝,老和尚亲自为她回向。

    以后她发达做了王妃,带着千金再到这个寺庙来供养三宝,老和尚叫他的徒弟为她回向。

    她非常惊讶,向老和尚请教。

    老和尚讲:「过去你供养两文钱是出自真心,那个功德大,我不亲自为你回向,对不起你;

    现在你带的金钱虽然多,你的心没有以前那样真诚,所以布施的钱虽多,福报很小,我的徒弟给你回向就够了。」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修大福?

    真诚心。

    凡是大富大贵之人做这些好事,没有真诚恭敬心,都是吩咐下面的人替他去办,所以所修的都是小福。

    佛经讲亲手布施,诚诚恳恳,福报最大。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27)



    8。 [广结善缘]

    无论出家在家,德行学问有成就时,一样能教化众生。

    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是在家人,我亲近他的时候,李老师在台中弘法已经十年,台中莲社也建立了。

    我到台中参加慈光图书馆的筹备工作,一个月后,图书馆开幕。李老师后来又办了两家托儿所、孤儿院,还办医院。

    台中莲社的莲友有姓名、地址的,有二十几万人。老师讲经教学十年,有这么多的听众。

    所以,在家居士在一个地方有如此的成就,凡事就更要小心谨慎。

    当时遇到一桩事情,有人供养花生给李老师,李老师吃得很高兴,也分给大家吃。

    后来就传说李老师喜欢吃花生,以后供养的花生就吃不完了。

    李老师有真实智慧,把别人供养他的东西,分给学生,分给听众。

    因为吃的东西不能留,留久就坏了,东西是愈新鲜愈好吃。

    他决定没有贪心,别人供养他,他供养大众,广结善缘,缘愈结愈广,自己结了善缘,也代供养他的人结了善缘,这都是事实。

    所以,千万不能有嗜好,一切都好,一切随缘,不能说我喜欢这个、喜欢那个。

    你只要一有喜好,人家为投其所好,供养的东西就来了,麻烦也随着来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668)



    9。 [人不为己]

    香港亚视何守信先生访问我,他讲到谚语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哪个人不为自己,为自己是正当的。

    我跟他说这一句话是错误的,不是正见,误导了许多众生。

    何谓正见?

    人应当为社会、为众生,不为自己,这是正知正见。

    过去新加坡有一位大财主陈嘉庚先生,南洋的人都知道,他白手起家发了大财,可是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年纪老了去检查身体,还营养不良。他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全部都做社会慈善事业,新加坡南洋大学是他办的,在国内自己的家乡到处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帮助一些苦难的人。

    他自己有钱并不享受,他坐飞机时,他的儿子坐头等舱,他坐经济舱,下了飞机,他跟儿子讲:「我们同时到达,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

    听说有一次他的儿子被绑票了,强盗提出条件要赎金,他通知强盗:「你把我的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他,我的钱全部拿来做公益慈善事业,绝不留给后代。」

    那个强盗接到通知,就把他的儿子放了。

    他是真正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念念为人想、为社会想,没有为自己。

    所以,今天在南洋提到陈老先生,无人不尊敬!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19-14-024)



    10。 [布施]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副林长是位女众,往生火化后,留下二十多颗舍利,颜色非常好。

    这个人一生心善、行善,她自己开了一间小店,有时人家想偷东西,不付钱她发现了,把他叫回来,问他:「还要不要?要就再拿。」一生做人如是,喜欢布施。

    人家到她那里拿东西,没钱付,不要紧,她就布施给人家。

    所以,她往生的时候,邻居都哭了,这就是平常修善因,临终时有这么多人受感动,那是善果。

    她走的时候全身柔软,走得那么安详自在,火化时有这么多舍利,这都是瑞相,这是佛法三转法轮的「做证转」。

    所以,我们要懂得一切为社会、为众生,不为自己。自己做小生意赚的钱,也能奉献给社会更苦的人,更需要的人,宁可刻薄自己,都要厚待别人。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22)



    11。 [常存布施的善念]

    《了凡四训》记载,有一年冬天,袁了凡先生的太太为儿女缝制冬衣,但她想到了穷人这么多,如果我把丝绵袍卖掉,用棉絮来缝制,一件可以做三、四件,家人也不缺乏,多余的可以布施给别人。

    所以,我们自己在生活上俭省一点,刻苦一点,就能多帮助一些众生,常存如是心,做如是行,就是代众生受苦。

    要常常想到,世间苦人多,我们前生修了一点福,福不要在这一生享尽,要懂得继续不断的修福,福报会源源不绝!

    (节录自《大乘无量寿经》2-34-007)



    12。 [甘老太太的供养]

    我命中无福,这是前世未修,所以这一生年轻时的生活非常艰苦。

    我在台中跟随李炳南老师学教时,加上之前未出家共计十五年,日子非常艰苦。

    刚出家谁认识你?

    谁供养你?

    当时,我在台中认识一位甘老太太,现在她住在美国旧金山,她是最早帮助我的。

    她找了十五个朋友,一个人一个月供养我台币十块钱,所以每个月我有一百五十块钱的生活费用。

    很难得!

    如此维持了十几年,让我能在台中跟随李老师学教十年,生活得到稳定。

    李老师的生活了不起,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当时是台币六十块钱,一天两块钱。

    李老师有收入,他的收入全部拿去做好事。

    我向他老人家学习,我见他的样子很佩服,但是我的生活费用没有办法跟他一样,我一个月至少要九十块钱,一天要三块钱;

    没有三块钱,吃不饱。

    他吃的比我少,我吃的比他多,我们都是一天中午吃一餐,剩下一点零用钱,我还能节省一点点拿来放生与布施医药,送到医院做医药费给那些穷人。

    放生与布施医药属于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所以,我告诉大家,我一生当中不会生病。为什么?我没有医药费,我的医药费都布施了。

    有很多人不懂此理,怕自己老,怕自己病,先储蓄一笔钱,作为将来养老与医药费之用。

    他已经准备好了,当然会老,当然会生病。我没有这个钱,所以不可以老,也不能生病,心理上就不一样。

    我二十六岁学佛,今年七十六岁,整整五十年,讲经四十四年。

    我学佛第七年出家,一出家就讲经教佛学院,这是法布施。讲经需要用身体,身相为内财布施,内财布施福报超过外财布施。

    放生是无畏布施。

    释迦牟尼佛一生就是专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天天布施,布施得不亦乐乎!

    他做给我们看,所以得到圆满的果报。

    我也老老实实的向他学习,现在这个样子,大家也都看到了。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13。 [亲身果报]

    我的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很听话,依教奉行。

    我得的这个果报,你们大家不都看到了吗?

    你们想想,我的福报不小!

    第一个福报,现在听我讲经的人,依我提倡的《大乘无量寿经》来学习的,跟着我念佛的,在全世界概略估计超过两亿人。

    这个影响还不断的在扩大,这是福报,这一点勉强都没有。

    第二个福报是财富。

    我们要用一点钱,实在很简单,一个人供养一块钱就有两亿。

    我的生活非常简单,不需要用钱,我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没用过钱了。

    第三个福报是聪明智慧。

    我在讲台上讲了四十四年。

    这些年来,你们听我讲经,如果是常常听的,一年一年比较,你就晓得我的智慧在进步,一年一年不一样。

    第四个福报是健康长寿。

    我七十六岁了,你们看到我一生没有生过病。

    到澳洲第一次做体格检查时,没有毛病。

    第二次再检查,医生跟我说:「法师,明年你不要再来了,没有毛病!」

    健康长寿如何得来的?

    依照经典的方法去做,自自然然得到。

    我没有求财,也没有求聪明智慧,也没有求健康长寿,我一无所求,「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它自自然然就如是。

    我们能够顺天行道,顺乎天道,顺乎大自然,这是自然的果报,没有丝毫自己的意思在当中。

    很多人学佛学了很多年,甚至于比我学得还久,为什么他不如我?

    什么原因?

    关键就在此地。

    我完全随顺经典的教诫,经上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意思。

    凡是得不到这样殊胜的果报,就是他有自己的意思,中国人讲他有成见,自己想怎样做,那就是违背了自然的法则。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祝愿大家多多益善, 心想事成! Smile
    Bee
    Bee
    Admin


    Posts : 213
    Join date : 2012-01-12
    Age : 47
    Location : Singapore

    [故事说法]       Empty 谦德篇

    Post  Bee Sun Apr 08, 2012 2:05 pm


    大家好!

    让我们继续来看看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故事说法!

    这一篇讲述如何谦德。



    1。 [不能贪图享受]

    从前安世高大师到中国来弘法,在江西共亭湖度他过去生中的同参道友。

    安世高大师的道行很高,就他的一生修行弘化来看,肯定是阿罗汉以上,决不在四果之下。

    他曾翻译《无量寿经》,很可惜失传了。

    如果就《无量寿经》来说,他决定是法身菩萨,不只是阿罗汉。

    安世高大师的同学堕在畜生道,做了龙王。

    他为它诵经、念咒,法事做完之后,他跟它说:「你出来让大家看看。」

    这个龙王不好意思出来。

    他说:「不要紧,让人家看看能种善根,消除你的业障。」

    它就从佛龛慢慢爬出来,是一条大蛇。

    他为它念咒,这个蛇就往生了,以后这个村庄就称为「蛇村」。

    当安世高大师坐船去南昌时,在船上看到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拜了三拜,然后升空走了。

    安世高大师告诉旁边的人,刚才来拜我的,就是这个龙王,他已经生忉利天了。

    我们要知道,超度最大的力量,只能超度到忉利天。

    夜摩天以上一定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自己没有功夫,单靠超度是去不了的。

    有人问:「你和你的同学从前在一起修行,何以你证果了,他却堕到畜生道?」

    安世高大师说:「我这个同学过去明经好施。有一次托钵时,饭菜不太好,心里面就不高兴,觉得自己修行不错,也做了不少功德事情,却得不到好的供养。

    因为这个原因堕畜生道。」

    因为前世是讲经说法的法师,通达教理,所以他在畜生道作龙王时,大家去求很有感应,非常灵验。

    又因为他欢喜布施,福报大,所以香火鼎盛。

    我们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和他相比?

    我们今天接受这些物质供养,心里有没有不满意?

    如果还有一点不满意,将来就会作龙王,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训练自己,物质生活要降到最低,对生活环境要忍耐,决定不能贪图享受。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00)




    2。 [福报]

    福报决定要给众生享,不要自己享,这样福报就永远享不尽;

    福报自己享,几天就享完了。

    这个事情与世法没有两样,世间人储蓄很艰难,每个月赚一点钱,在当中提出一点来储蓄,储蓄了几十年,才有一个可观的数目。

    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

    如果去赌博,恐怕几分钟就赌完了。

    早年在台北,西门町有个西瓜大王,发了大财,听说儿子好赌,一晚上将全部财产输光了。

    对方还不错,给他一百万安家费,让他还能活下去。

    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

    孔老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诸佛菩萨示现物质生活相当清苦,没有丝毫奢侈,所以福报享受不尽。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它的来源,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

    虽有性德,没有修德,智慧、福德不能现前,所以必须要有修德。

    修德就是时时要积功累德。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92)



    3。 [欢喜接受批评]

    中国历代帝王,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

    唐太宗能将国家治理好,为当时、后人所景仰、赞叹,就是他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乐意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

    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亲近他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批评是错误的,就跟唐太宗说:「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应当要受惩罚。」

    唐太宗说:「不可以。」

    大臣问:「为什么?」

    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

    所以,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

    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有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不责备你。

    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的面前说他的过失,以此做为借镜,改过自新。

    因此,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才会有「贞观之治」。

    古圣先王之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这一点实在非常难得。

    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过。

    别人纵然误会我们,说错了,也不以为怪,不必计较,也不必争论。

    我们自己的态度,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统统欢喜接受。

    特别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圆满。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4)



    4。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佛的德行要靠我们这个时代觉悟的人来发扬光大。

    如何发扬光大?

    身体力行,把儒、佛的道理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光讲不行,要做出来。

    你真正做出来,我相信世界上许多电视台的媒体都会来访问你,为你传播,光明遍照世间,轻而易举。

    这是非常特殊的教学法,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区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法。

    中国最近一个甲子,我们把祖宗的教学法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我们今天要特别发心,忍受一切苦难,真正不怕苦、肯吃苦,把这个方法表演出来。

    我们至少要做十年、二十年,成绩拿出来,大家就相信了。

    怎么做?

    一部经!

    宋朝初年赵普就是这个做法,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谋士,智囊团的头。

    他的那一套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从哪儿来的?

    他说:「我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建立国家政权。」

    宋代开国的两个皇帝是兄弟,哥哥走了以后,弟弟继承王位。

    这是非常好的榜样,很可惜现在没有人懂得。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2)



    5。[一天不吃饭]

    早年,弘一大师在闽南佛学院担任老师,学生有不守规矩、不听教诲的,大师决不会说一句责备的话。

    他怎么做?

    那一天不吃饭。

    学生知道大师今天不吃饭,一定有人犯过失,每一个人都反省、忏悔、改过。

    你一天不改,他一天不吃饭;

    两天不改,他两天不吃饭,让你自己反省,改过自新。

    你能够改过,他就笑面迎人。

    这样的风范教学,学生服了。

    他是真正的好老师,在没有出家之前,在学校里当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可惜大师后继无人,为什么?

    众生烦恼习气太重,社会污染严重,《弥陀经》讲「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人的善根、福德微薄,哪有不受染浊的道理!

    所以,天天亲近圣贤都不能得度。

    我们想到这些地方,多么可怕!

    (节录自「吃亏是福」21-124)



    6。 [福德之相]

    有福之人,心是定的,动作稳重。

    清末,曾国藩先生在《家训》中,教育子侄,动作要稳重才显得有福。

    没有福的人急躁,步调很快,走起路来好像在拼命。

    佛法形容佛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那伽是梵语,就是大象,大象的动作很慢,走路也很慢,四平八稳。

    这是形容真正有大福德之人,都是这样的态度与风范,不可能匆匆忙忙,那么急躁!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7)



    7。 [做小偷不隐瞒人]

    锡克教的长老,给我们讲了一则诚实的故事,就是做小偷不隐瞒人。

    小偷说:「我是小偷,我来偷你家的东西。」

    人家还不相信,他真的去偷了,偷了之后又后悔,因为圣人教导,他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结果他又还回去了,这是诚实。

    佛法讲诚,儒家也讲诚,「诚意正心」,诚是真心,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何谓「真心」?

    绝不欺瞒任何一个众生。

    做错事情,犯了罪恶也是真诚,没有丝毫隐瞒,这个人会开悟、会成佛。

    做错事情不敢承认,用种种方法去隐瞒,这个人一生不会有成就,修得再好还是搞六道轮回。

    轮回是自己造的,只要有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轮回就没有了。

    佛告诉我们,轮回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虚幻境界,我们在这个幻境里面,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无法出离;

    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

    (节录自「一切众生皆成佛」21-94)



    8。 [不要随便批评]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对佛教一窍不通,没有研究、没有探讨,就随便说佛不是大道,这个问题很严重。

    当年我还没有出家,刚亲近李炳南老师时,李老师在台中办了一个「慈光图书馆」,我在这个图书馆工作,那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有三个人,游居士、雷居士还有我。

    我的工作是看管阅览室,游居士管书库,雷居士管事务。

    有一天来了一位先生,到阅览室看报纸、看杂志,知道我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学佛的,就信口开河,对佛教严厉的批评。

    他是安徽人,也是很虔诚的基督徒,我倒一杯茶供养他。

    他把佛教说得一文不值,说得趾高气扬,旁边看杂志、看报的人,也都听他讲了两个小时,我也恭恭敬敬听了两个小时。

    我的另外两位同事很着急,怎么我连一句话都不回他,都不反驳他,好像我们太软弱了。

    等了两个钟点,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就叫他稍停一下,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他。

    他说:「行!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我说:「假如我们要批评一篇文章,是不是要先看一下这一篇文章?」

    他说:「是!」

    我说:「你批评佛教两个钟点了,你有没有看过佛教经典?」他愣住了。

    我又说:「我们图书馆每个星期三,李老师在这里讲经,你来听过没有?」我这一问就把他问倒了。

    我说:「你没有看过佛经,也没有听过讲经,你就在这里胡造谣言,这样的批评,你不怕这些人笑话你吗?」我几句话把他说得满面通红,就跑掉了。

    最后,游居士跟雷居士齐说:「没有想到你还有这一招!」我说:「你要是不让他发足了,那一棒就不够狠。」

    我没有批评他,只让他知道批评要有批评的正当态度,佛教欢迎你批评。

    但是,这跟打仗一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天天来听经、读经,把佛教的毛病找出来,你说话就有力量,否则你现在的话是胡造谣言。

    不过这个人还不错,大概过了一个星期,他带他们的牧师来拜访我,非常客气,不再批评了,这很难得!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3)



    9。 [忍辱]

    以前,我在南京念书时,很会欺负同学,看不顺眼的,有时大众广庭之下我就侮辱他。

    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学校里举办画图比赛,我画了一张画,得到第三名。

    那次是校园写生,我画的就是我最讨厌的同学,他在那里画画,我就画他。

    有些同学说:「你画得不错,得第三名。」

    我说:「我画的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画的是静物,我画的是动物。」

    你看,我是多么欺负人,我那个同学很有涵养,很了不起,不管我对他如何,他一句话不说,很有定功。

    可是在背后,他赞叹我,所以同学告诉我:「他对你很赞叹、很佩服。」

    我听了难过,不好意思。

    我还算不错,一个学期之后,我跟他道歉,以后我们成为好朋友了,他的名字是白振寰。

    所以,人总是会被感化的,我的忍辱波罗蜜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以后我也学他,遇到人家骂我绝不回口,人家打我绝不还手,所以,学佛之后,我觉得我那个同学是菩萨度了我。

    (节录自《无量寿经》02-34-063)



    10。 [学问深时意气平]

    看一个修行人,他修行有没有功夫,不要看别的,看他的色相,心地清净还是浮躁,都能从面相观察得出来,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

    《了凡四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落第的秀才,以为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而没有被录取,大骂考官眼睛瞎了,不认识货。

    正好有个道士在旁边听到了,于是说他的文章一定不好。

    这个秀才很不服气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为什么说我文章不好?」

    道士说:「看你心浮气躁,怎么能写得出好文章?」

    所以,有学问的人心清净,他就能看得出来你是不是真有修行,你修行的功夫都在你面相与身体上。

    从身体体质,乃至一举一动,都能观察到你修行的功夫,岂能欺瞒人!

    这只能欺瞒那些愚痴的人,真正有学问的人,你怎么能骗得过他?

    有学问的人尚且骗不过,有修行功夫的人,你就更没有法子欺骗他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0)



    11。 [周邦道先生的为人]

    往年我在台中求学时,有一位周邦道老居士,他是我在中学念书时的校长。

    到台湾来之后,也跟李炳南老师学佛,非常虔诚,他的学问、道德令大众敬佩。

    他在台湾任「考试院考选部政务次长」,就是第一副部长,公家有配给他汽车和司机,他除了办公时坐公家的车;私人出去办事就乘巴士,公私分得很清楚。

    不是自己应该得的利,分文不取,这样一位好官员,真正是难得!

    他穿的衣服都是旧的,一件衣服穿十几、二十年,也不怕人笑。

    有人讲经时,他有时间一定来听,不但来听,还带着笔记本,一面听一面写笔记。

    他听什么人讲经?

    李炳南老师教的学生,在家学生年岁很轻,他将近七十岁,还来听二、三十岁的人上台讲经,还写笔记,聚精会神,像是初学人一样。

    我有一次向他请教,我说:「老师,你怎么还写笔记?」

    他说:「我要做影响众。」

    我明了了,这是让别人看到,这个人讲经,政务次长都来听,还写笔记,大概讲得不错,他能影响别人来听经。

    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习,这是庄严道场,庄严道场就是庄严佛法,这是代佛弘法,功德无量无边!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6)



    12。 [知耻]

    往年我在休士顿讲演时,遇到蔡居士(蔡念生老居士公子),我们在一起吃饭,谈到修学之所以不能成就的原因。

    他说了一句话非常好,「人功夫不能成就,原因就是不知耻。」

    我听了此话深有同感!

    儒家讲「知耻近乎勇」,勇是精进不懈。

    何以不能精进?

    不知耻。

    我们那天的谈话,也有一个具体的结论,希望推行知耻运动,成立一个「知耻学社」。

    人能知耻就是世出世间圣贤的根基,菩萨知耻所以能成佛,声闻、缘觉知耻所以能够精进。

    何谓知耻?

    不如人是耻辱,以谁为标准?

    以佛菩萨做标准。

    我们样样比不上佛菩萨,就是大耻辱。

    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身心清净,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放下得干干净净。

    他能做得到,我们何以做不到?

    而且还要贪着,还拼命在营求,这就错了。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041)



    13。 [谦敬]

    世出世法凡是有成就的人,事业愈大、地位愈高,愈谦虚、愈和敬,得到别人尊敬、仰慕,一件小事就能令人一生感恩不忘。

    譬如我年轻做公务人员时,在办公室里看报纸、看书,坐在靠背椅上,把椅子前面两条腿翘起来。

    长官从背后拍拍我的肩膀,并没有责备我,反而柔言爱语的说:「你这种坐法容易跌倒、受伤。」

    这一次教训令我终身不忘,从此毛病就改过来了。

    他若是教训我一顿,他走了,我还是照样做,不是内心悦服。

    因此,做长官的如何对待部属,能得到部属衷心拥戴,认真负责替自己做事,都在一个「谦敬」。

    只要我们留意细心,时时刻刻都是我们的学处。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祝愿大家身心愉快, 心想事成! Smile大家好!

    让我们继续来看看尊敬的净空老法师的故事说法!

    这一篇讲述如何谦德。



    1。 [不能贪图享受]

    从前安世高大师到中国来弘法,在江西共亭湖度他过去生中的同参道友。

    安世高大师的道行很高,就他的一生修行弘化来看,肯定是阿罗汉以上,决不在四果之下。

    他曾翻译《无量寿经》,很可惜失传了。

    如果就《无量寿经》来说,他决定是法身菩萨,不只是阿罗汉。

    安世高大师的同学堕在畜生道,做了龙王。

    他为它诵经、念咒,法事做完之后,他跟它说:「你出来让大家看看。」

    这个龙王不好意思出来。

    他说:「不要紧,让人家看看能种善根,消除你的业障。」

    它就从佛龛慢慢爬出来,是一条大蛇。

    他为它念咒,这个蛇就往生了,以后这个村庄就称为「蛇村」。

    当安世高大师坐船去南昌时,在船上看到有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拜了三拜,然后升空走了。

    安世高大师告诉旁边的人,刚才来拜我的,就是这个龙王,他已经生忉利天了。

    我们要知道,超度最大的力量,只能超度到忉利天。

    夜摩天以上一定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自己没有功夫,单靠超度是去不了的。

    有人问:「你和你的同学从前在一起修行,何以你证果了,他却堕到畜生道?」

    安世高大师说:「我这个同学过去明经好施。有一次托钵时,饭菜不太好,心里面就不高兴,觉得自己修行不错,也做了不少功德事情,却得不到好的供养。

    因为这个原因堕畜生道。」

    因为前世是讲经说法的法师,通达教理,所以他在畜生道作龙王时,大家去求很有感应,非常灵验。

    又因为他欢喜布施,福报大,所以香火鼎盛。

    我们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和他相比?

    我们今天接受这些物质供养,心里有没有不满意?

    如果还有一点不满意,将来就会作龙王,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所以,一定要训练自己,物质生活要降到最低,对生活环境要忍耐,决定不能贪图享受。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00)




    2。 [福报]

    福报决定要给众生享,不要自己享,这样福报就永远享不尽;

    福报自己享,几天就享完了。

    这个事情与世法没有两样,世间人储蓄很艰难,每个月赚一点钱,在当中提出一点来储蓄,储蓄了几十年,才有一个可观的数目。

    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个月就花光了;

    如果去赌博,恐怕几分钟就赌完了。

    早年在台北,西门町有个西瓜大王,发了大财,听说儿子好赌,一晚上将全部财产输光了。

    对方还不错,给他一百万安家费,让他还能活下去。

    我们的福报也是如此,要知道节俭是真正的享福。

    孔老夫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德行,诸佛菩萨示现物质生活相当清苦,没有丝毫奢侈,所以福报享受不尽。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它的来源,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

    虽有性德,没有修德,智慧、福德不能现前,所以必须要有修德。

    修德就是时时要积功累德。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92)



    3。 [欢喜接受批评]

    中国历代帝王,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

    唐太宗能将国家治理好,为当时、后人所景仰、赞叹,就是他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乐意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

    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亲近他的这些大臣,听到有人对皇帝的批评是错误的,就跟唐太宗说:「他这个指责是错误的,应当要受惩罚。」

    唐太宗说:「不可以。」

    大臣问:「为什么?」

    他说:「如果我惩罚这个人,以后就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我的过失了。」

    所以,他真有过失,你指责他,他感谢你;

    他没有过失,你偏说他有过失,他也能包容你,不责备你。

    他让天下人都敢在他的面前说他的过失,以此做为借镜,改过自新。

    因此,一代伟人的成就不是偶然的,历史上才会有「贞观之治」。

    古圣先王之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这一点实在非常难得。

    我们要学习接受别人的批评,勇于改过。

    别人纵然误会我们,说错了,也不以为怪,不必计较,也不必争论。

    我们自己的态度,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统统欢喜接受。

    特别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一定要有这样的胸怀,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圆满。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4)



    4。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佛的德行要靠我们这个时代觉悟的人来发扬光大。

    如何发扬光大?

    身体力行,把儒、佛的道理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光讲不行,要做出来。

    你真正做出来,我相信世界上许多电视台的媒体都会来访问你,为你传播,光明遍照世间,轻而易举。

    这是非常特殊的教学法,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区从来没有过的教学法。

    中国最近一个甲子,我们把祖宗的教学法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我们今天要特别发心,忍受一切苦难,真正不怕苦、肯吃苦,把这个方法表演出来。

    我们至少要做十年、二十年,成绩拿出来,大家就相信了。

    怎么做?

    一部经!

    宋朝初年赵普就是这个做法,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谋士,智囊团的头。

    他的那一套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从哪儿来的?

    他说:「我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建立国家政权。」

    宋代开国的两个皇帝是兄弟,哥哥走了以后,弟弟继承王位。

    这是非常好的榜样,很可惜现在没有人懂得。

    (节录自《无量寿经》2-34-132)



    5。[一天不吃饭]

    早年,弘一大师在闽南佛学院担任老师,学生有不守规矩、不听教诲的,大师决不会说一句责备的话。

    他怎么做?

    那一天不吃饭。

    学生知道大师今天不吃饭,一定有人犯过失,每一个人都反省、忏悔、改过。

    你一天不改,他一天不吃饭;

    两天不改,他两天不吃饭,让你自己反省,改过自新。

    你能够改过,他就笑面迎人。

    这样的风范教学,学生服了。

    他是真正的好老师,在没有出家之前,在学校里当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可惜大师后继无人,为什么?

    众生烦恼习气太重,社会污染严重,《弥陀经》讲「五浊恶世」,浊恶到极处,人的善根、福德微薄,哪有不受染浊的道理!

    所以,天天亲近圣贤都不能得度。

    我们想到这些地方,多么可怕!

    (节录自「吃亏是福」21-124)



    6。 [福德之相]

    有福之人,心是定的,动作稳重。

    清末,曾国藩先生在《家训》中,教育子侄,动作要稳重才显得有福。

    没有福的人急躁,步调很快,走起路来好像在拼命。

    佛法形容佛菩萨,「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那伽是梵语,就是大象,大象的动作很慢,走路也很慢,四平八稳。

    这是形容真正有大福德之人,都是这样的态度与风范,不可能匆匆忙忙,那么急躁!

    (节录自《华严经》12-17-0407)



    7。 [做小偷不隐瞒人]

    锡克教的长老,给我们讲了一则诚实的故事,就是做小偷不隐瞒人。

    小偷说:「我是小偷,我来偷你家的东西。」

    人家还不相信,他真的去偷了,偷了之后又后悔,因为圣人教导,他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结果他又还回去了,这是诚实。

    佛法讲诚,儒家也讲诚,「诚意正心」,诚是真心,菩提心的体是至诚心,何谓「真心」?

    绝不欺瞒任何一个众生。

    做错事情,犯了罪恶也是真诚,没有丝毫隐瞒,这个人会开悟、会成佛。

    做错事情不敢承认,用种种方法去隐瞒,这个人一生不会有成就,修得再好还是搞六道轮回。

    轮回是自己造的,只要有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轮回就没有了。

    佛告诉我们,轮回是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虚幻境界,我们在这个幻境里面,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无法出离;

    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

    (节录自「一切众生皆成佛」21-94)



    8。 [不要随便批评]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对佛教一窍不通,没有研究、没有探讨,就随便说佛不是大道,这个问题很严重。

    当年我还没有出家,刚亲近李炳南老师时,李老师在台中办了一个「慈光图书馆」,我在这个图书馆工作,那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有三个人,游居士、雷居士还有我。

    我的工作是看管阅览室,游居士管书库,雷居士管事务。

    有一天来了一位先生,到阅览室看报纸、看杂志,知道我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学佛的,就信口开河,对佛教严厉的批评。

    他是安徽人,也是很虔诚的基督徒,我倒一杯茶供养他。

    他把佛教说得一文不值,说得趾高气扬,旁边看杂志、看报的人,也都听他讲了两个小时,我也恭恭敬敬听了两个小时。

    我的另外两位同事很着急,怎么我连一句话都不回他,都不反驳他,好像我们太软弱了。

    等了两个钟点,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就叫他稍停一下,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他。

    他说:「行!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我说:「假如我们要批评一篇文章,是不是要先看一下这一篇文章?」

    他说:「是!」

    我说:「你批评佛教两个钟点了,你有没有看过佛教经典?」他愣住了。

    我又说:「我们图书馆每个星期三,李老师在这里讲经,你来听过没有?」我这一问就把他问倒了。

    我说:「你没有看过佛经,也没有听过讲经,你就在这里胡造谣言,这样的批评,你不怕这些人笑话你吗?」我几句话把他说得满面通红,就跑掉了。

    最后,游居士跟雷居士齐说:「没有想到你还有这一招!」我说:「你要是不让他发足了,那一棒就不够狠。」

    我没有批评他,只让他知道批评要有批评的正当态度,佛教欢迎你批评。

    但是,这跟打仗一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天天来听经、读经,把佛教的毛病找出来,你说话就有力量,否则你现在的话是胡造谣言。

    不过这个人还不错,大概过了一个星期,他带他们的牧师来拜访我,非常客气,不再批评了,这很难得!

    (节录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15-13-73)



    9。 [忍辱]

    以前,我在南京念书时,很会欺负同学,看不顺眼的,有时大众广庭之下我就侮辱他。

    有一次我印象很深刻,学校里举办画图比赛,我画了一张画,得到第三名。

    那次是校园写生,我画的就是我最讨厌的同学,他在那里画画,我就画他。

    有些同学说:「你画得不错,得第三名。」

    我说:「我画的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画的是静物,我画的是动物。」

    你看,我是多么欺负人,我那个同学很有涵养,很了不起,不管我对他如何,他一句话不说,很有定功。

    可是在背后,他赞叹我,所以同学告诉我:「他对你很赞叹、很佩服。」

    我听了难过,不好意思。

    我还算不错,一个学期之后,我跟他道歉,以后我们成为好朋友了,他的名字是白振寰。

    所以,人总是会被感化的,我的忍辱波罗蜜是从他那里学来的。

    以后我也学他,遇到人家骂我绝不回口,人家打我绝不还手,所以,学佛之后,我觉得我那个同学是菩萨度了我。

    (节录自《无量寿经》02-34-063)



    10。 [学问深时意气平]

    看一个修行人,他修行有没有功夫,不要看别的,看他的色相,心地清净还是浮躁,都能从面相观察得出来,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

    《了凡四训》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落第的秀才,以为自己的文章写得不错,而没有被录取,大骂考官眼睛瞎了,不认识货。

    正好有个道士在旁边听到了,于是说他的文章一定不好。

    这个秀才很不服气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为什么说我文章不好?」

    道士说:「看你心浮气躁,怎么能写得出好文章?」

    所以,有学问的人心清净,他就能看得出来你是不是真有修行,你修行的功夫都在你面相与身体上。

    从身体体质,乃至一举一动,都能观察到你修行的功夫,岂能欺瞒人!

    这只能欺瞒那些愚痴的人,真正有学问的人,你怎么能骗得过他?

    有学问的人尚且骗不过,有修行功夫的人,你就更没有法子欺骗他了。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30)



    11。 [周邦道先生的为人]

    往年我在台中求学时,有一位周邦道老居士,他是我在中学念书时的校长。

    到台湾来之后,也跟李炳南老师学佛,非常虔诚,他的学问、道德令大众敬佩。

    他在台湾任「考试院考选部政务次长」,就是第一副部长,公家有配给他汽车和司机,他除了办公时坐公家的车;私人出去办事就乘巴士,公私分得很清楚。

    不是自己应该得的利,分文不取,这样一位好官员,真正是难得!

    他穿的衣服都是旧的,一件衣服穿十几、二十年,也不怕人笑。

    有人讲经时,他有时间一定来听,不但来听,还带着笔记本,一面听一面写笔记。

    他听什么人讲经?

    李炳南老师教的学生,在家学生年岁很轻,他将近七十岁,还来听二、三十岁的人上台讲经,还写笔记,聚精会神,像是初学人一样。

    我有一次向他请教,我说:「老师,你怎么还写笔记?」

    他说:「我要做影响众。」

    我明了了,这是让别人看到,这个人讲经,政务次长都来听,还写笔记,大概讲得不错,他能影响别人来听经。

    这些地方我们要学习,这是庄严道场,庄严道场就是庄严佛法,这是代佛弘法,功德无量无边!

    (节录自《华严经》12-17-0016)



    12。 [知耻]

    往年我在休士顿讲演时,遇到蔡居士(蔡念生老居士公子),我们在一起吃饭,谈到修学之所以不能成就的原因。

    他说了一句话非常好,「人功夫不能成就,原因就是不知耻。」

    我听了此话深有同感!

    儒家讲「知耻近乎勇」,勇是精进不懈。

    何以不能精进?

    不知耻。

    我们那天的谈话,也有一个具体的结论,希望推行知耻运动,成立一个「知耻学社」。

    人能知耻就是世出世间圣贤的根基,菩萨知耻所以能成佛,声闻、缘觉知耻所以能够精进。

    何谓知耻?

    不如人是耻辱,以谁为标准?

    以佛菩萨做标准。

    我们样样比不上佛菩萨,就是大耻辱。

    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身心清净,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放下得干干净净。

    他能做得到,我们何以做不到?

    而且还要贪着,还拼命在营求,这就错了。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041)



    13。 [谦敬]

    世出世法凡是有成就的人,事业愈大、地位愈高,愈谦虚、愈和敬,得到别人尊敬、仰慕,一件小事就能令人一生感恩不忘。

    譬如我年轻做公务人员时,在办公室里看报纸、看书,坐在靠背椅上,把椅子前面两条腿翘起来。

    长官从背后拍拍我的肩膀,并没有责备我,反而柔言爱语的说:「你这种坐法容易跌倒、受伤。」

    这一次教训令我终身不忘,从此毛病就改过来了。

    他若是教训我一顿,他走了,我还是照样做,不是内心悦服。

    因此,做长官的如何对待部属,能得到部属衷心拥戴,认真负责替自己做事,都在一个「谦敬」。

    只要我们留意细心,时时刻刻都是我们的学处。

    (节录自净空法师之讲演)



    祝愿大家身心愉快, 心想事成! Smile

    Sponsored content


    [故事说法]       Empty Re: [故事说法]

    Post  Sponsored content


      Current date/time is Thu Nov 21, 2024 8:58 am